耿耿万端曙,泪接鸡鸣时
出处:《哭刘松庵 其六》
清末近现代初 · 陈曾寿
子生乱未已,子没乱方滋。
迢迢老忧间,积瘁终南齐。
孤舟蜀山川,耳顺子规啼。
饥驱转北南,呻吟雪犯髭。
毕生所造构,讵等鸿与泥。
终然一瞑去,蜕化迹如遗。
我今得解脱,冥心撤忧思。
了知生易尽,不复歆无知。
耿耿万端曙,泪接鸡鸣时。
迢迢老忧间,积瘁终南齐。
孤舟蜀山川,耳顺子规啼。
饥驱转北南,呻吟雪犯髭。
毕生所造构,讵等鸿与泥。
终然一瞑去,蜕化迹如遗。
我今得解脱,冥心撤忧思。
了知生易尽,不复歆无知。
耿耿万端曙,泪接鸡鸣时。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期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哭刘松庵(其六)》。诗中以深沉哀婉的笔触,描绘了对逝者的深切悼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首句“子生乱未已,子没乱方滋”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生前身处乱世,死后却仍无法摆脱纷扰,暗示了人生的苦难与无奈。接着“迢迢老忧间,积瘁终南齐”描述了主人公在晚年忧虑重重,身心俱疲,最终与世长辞的情景。
“孤舟蜀山川,耳顺子规啼”一句,通过想象主人公魂归故里的画面,以蜀地山川的辽阔和子规鸟的啼鸣,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壮美的氛围,表达了对逝者的怀念之情。
“饥驱转北南,呻吟雪犯髭”则进一步描绘了主人公生前奔波劳碌,饱受艰辛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痛苦。
“毕生所造构,讵等鸿与泥”表达了对主人公一生努力与成就的肯定,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深刻反思。
“终然一瞑去,蜕化迹如遗”一句,以“瞑”字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离世的瞬间,同时“蜕化”二字寓意着灵魂的升华与解脱,体现了对逝者最终获得安宁的祝愿。
最后,“我今得解脱,冥心撤忧思。了知生易尽,不复歆无知。耿耿万端曙,泪接鸡鸣时”表达了诗人自己在失去挚爱之人的悲痛中,也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认识到生命的短暂与无常,不再为无知的事物所困扰,面对黎明的到来,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