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人出断岸,晚翼会疏林
出处:《泛宛溪至敬亭》
宋 · 苏为
南国初寒候,扁舟远客心。
归人出断岸,晚翼会疏林。
渔市临官道,丛祠蔽木阴。
长年多感慨,况此对分襟。
归人出断岸,晚翼会疏林。
渔市临官道,丛祠蔽木阴。
长年多感慨,况此对分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南国:指南方地区。初寒:刚刚开始转凉的秋天。
扁舟:小船。
远客:远方的旅人。
归人:回家的人。
断岸:江边的陡峭崖岸。
晚翼:傍晚的鸟翅膀。
疏林:稀疏的树林。
渔市:靠近江边的鱼市。
官道:官方或主要的道路。
丛祠:密集的小庙或祠堂。
木阴:树木形成的阴凉处。
长年:长期在外的人。
感慨:深沉的感触或情绪。
况:何况。
分襟:离别时依依不舍,衣襟相触。
翻译
南方初秋时节,小船上的游子心情沉重。归乡的人从江边的断崖出发,傍晚的鸟儿飞向稀疏的树林。
渔市位于官道旁,密集的神祠隐藏在树荫之中。
常年漂泊的人满含感慨,更何况此刻与友人离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南方初遇寒冷,诗人乘坐扁舟,心中充满远行客子的孤独感受。归途中的人们陆续离开岸边,而晚风轻拂过稀疏的林木。渔市旁的官道两侧,丛生的祠堂被浓密的树荫所覆盖。诗人长年来对世事多有感慨,此刻独自面对衣襟微分之景,更添几分愁绪。
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孤寂与哀愁。每个字句都渗透着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变迁的洞察,使得这首简短的诗歌蕴含深厚的艺术魅力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