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身十丈不可问,碧山一带相与还
出处:《题画壁观音像》
明 · 徐渭
金身十丈不可问,碧山一带相与还。
夜来狮子吼一吼,试问百兽寒不寒。
夜来狮子吼一吼,试问百兽寒不寒。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题画壁观音像》。诗中描绘了观音像的庄严与神秘,以及其超凡的力量。首句“金身十丈不可问”,以“金身”形容观音像的庄严与神圣,而“十丈”则突出了其巨大的规模,暗示了观音的崇高地位。然而,“不可问”三字又为这庄严的形象增添了一层神秘感,仿佛观音的存在超越了人类的理解。
接着,“碧山一带相与还”一句,通过“碧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观音所在环境的清幽与宁静,也象征着观音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这里的“相与还”既表达了观音与自然界的交融,也暗含了观音普渡众生、回归自然的慈悲精神。
“夜来狮子吼一吼”一句,运用了狮子作为力量与威严的象征,通过“夜来”的时间设定,增强了这一场景的神秘与庄严。狮子的“吼”声,不仅是对自然界的震撼,更是对百兽乃至万物的一种警示或启示,预示着观音之力的深远与广大。
最后,“试问百兽寒不寒”一句,以“百兽”代表世间万物,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观音之威德能温暖人心、抚慰众生,使一切生灵感受到慈悲与温暖。这一句不仅深化了观音形象的慈悲与包容,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佛法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观音形象的庄严、神秘与慈悲,以及其对世间万物的深远影响,体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