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出处:《送康秀才》
唐 · 贾岛
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俱:都。落第:科举考试未中。
相识:结识。
落花:凋谢的花朵,象征春天或美好时光的流逝。
两三盏:少量的酒。
诗吟:吟诵诗歌。
十数篇:十几首。
行岐:岔路口。
塞雨:边塞地区的雨。
津船:渡口的船只。
树影:树的影子。
高堂:高大的房屋。
回时:返回的时候。
应有:预料会有。
翻译
我们都在落第之年相遇,在落花飘散之前。一起喝下两三杯酒,吟诵十几首诗篇。
行走在歧路时遇到边塞雨,骑马过津渡乘船。
树影洒在高堂之下,归程时应能听到蝉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朋友间的惜别之情。"俱为落第年,相识落花前"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识是在彼此都经历了科举考试失败的岁月里,落花往往象征着青春易逝和时光流转,这里的落花则是对友情深厚的一种比喻。"酒泻两三盏,诗吟十数篇"写出了朋友们在一起饮酒作诗的场景,表达了他们相聚时的情感交流和文学创作的热烈。
"行岐逢塞雨,嘶马上津船"则描绘了一种离别的艰难旅途,岐山与塞雨共同营造出一种险峻而又萧瑟的自然景象,而嘶马上津船则显示了主人公不畏艰难,仍旧在继续前行。这里的“送别”主题更加深刻。
"树影高堂下,回时应有蝉"这两句诗,则写出了一个温馨而又有些许寂寞的家园场景。树影投射在高堂之下,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而“回时应有蝉”则预示着夏夜将至,蝉鸣声中充满了对归来的期待与等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真挚表达,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又有些许哀愁的情怀。诗人在送别之际,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更透露出一种生命中的无常与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态度。这是一首蕴含丰富情感和哲理的美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