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展卷徒为老大悲,形容将槁鬓将丝全文

展卷徒为老大悲,形容将槁鬓将丝

出处:《自题小像
明 · 徐熥
展卷徒为老大悲,形容将槁鬓将丝
有时愤世空饶舌,何处谈诗不解颐。
足为无车行路健,心因多累记书迟。
自知瘦骨宜贫贱,莫怨人间只相皮。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徐熥所作的《自题小像》其二,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展现了他面对人生境遇的复杂心情。

首句“展卷徒为老大悲”,诗人展开画卷,却徒增对老年的悲叹,表达了岁月流逝、年华易逝的感慨。接着,“形容将槁鬓将丝”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面容枯槁、鬓发斑白的衰老之态,进一步强化了时间无情的主题。

“有时愤世空饶舌,何处谈诗不解颐”两句,流露出诗人对世事不公的愤慨与无奈。他有时想发表意见,却感到言辞空洞,无法得到理解或共鸣,甚至在谈论诗歌这样高雅之事时,也难以获得愉悦的心情,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

“足为无车行路健,心因多累记书迟”则从生活的实际层面出发,以“无车”喻指生活中的不便,但“行路健”又暗示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而“心因多累记书迟”则揭示了内心负担重,即使有志于学问,也难以静心记录,体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

最后,“自知瘦骨宜贫贱,莫怨人间只相皮”两句,诗人通过自省,认识到自己的瘦弱身体和贫贱命运是命中注定,因此不必抱怨外界的冷漠与不公。这种豁达的态度,既是对自身命运的接受,也是对社会现象的一种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以及在逆境中寻求精神寄托的努力,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