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
出处:《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后示惠二诗 其二》
宋 · 许及之
如君摸索不难知,匡鼎来时解说诗。
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
闻閒岁月壶中永,取静光阴隙外驰。
莫道广文心似铁,知心犹有赋梅诗。
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
闻閒岁月壶中永,取静光阴隙外驰。
莫道广文心似铁,知心犹有赋梅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许及之的作品《次韵卢康伯别家塾后示惠二诗(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如君摸索不难知”,以“君”自指,表达出诗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洞察与理解,暗示了诗人在面对生活时的敏锐感知力。接下来,“匡鼎来时解说诗”一句,通过引用典故,将自己比作寻求知识的求学者,而“匡鼎”则象征着能够解答疑惑的智者,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渴望理解和解释生活现象的心态。
“莫作瓜分甜后蒂,已拚樗散鬓成丝”两句,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和象征手法。前句“瓜分甜后蒂”比喻人生中的得与失,强调了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其背后的付出和代价;后句“已拚樗散鬓成丝”则以“樗”(一种低劣的树木)自比,表达了诗人面对岁月流逝、年华老去的坦然态度,以及对生命有限性的深刻认识。
“闻閒岁月壶中永,取静光阴隙外驰”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前句“闻閒岁月壶中永”以“壶中”为喻,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永恒,表达了诗人希望在闲暇时光中找到心灵的归宿;后句“取静光阴隙外驰”则通过“隙外”与“取静”的对比,突出了在忙碌生活中寻找片刻宁静的重要性。
最后,“莫道广文心似铁,知心犹有赋梅诗”两句,以“广文”借指诗人自己,表达了即使在看似冷硬的外表下,内心依然充满情感和诗意。通过“赋梅诗”这一行为,诗人不仅展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和精神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