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出处:《墨花,并叙》
宋 · 苏轼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
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
注释
造物:万物。忽然:突然。
花心:花瓣中心。
墨晕:如墨的晕染。
缥缈:隐约可见。
扶疏:疏朗的样子。
莲风:莲花般的微风。
倾倒:倾覆。
杏雨:杏花雨。
残:残缺。
狂居士:狂放的隐士。
黑牡丹:黑色的牡丹。
平子赋:张衡的《归田赋》。
雪堂:雪白的书房。
翻译
万物本无定形,突然显现并非难事。花瓣中心如墨晕扩散,春光在笔尖流淌。
形态若隐若现,姿态疏朗自成。
莲风轻拂,花儿全然倾倒,杏花雨洒落,只剩半残。
唯有我这狂放之士,愿化作一朵黑牡丹。
还要写下张衡的《归田赋》,只待回雪堂中欣赏。
鉴赏
这首诗名为《墨花》,出自北宋文学巨匠苏轼之手。诗中以精妙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自然景象,同时也融入了作者对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与个人追求。
“造物本无物,忽然非所难。”这两句开篇便显露出哲理,指出万物本源于虚空,而创作之难在于捕捉这一瞬间的灵动。接下来,“花心起墨晕,春色散毫端。”则是对书法艺术的生动描绘,墨点如同花朵的心脏般涌现,春意盎然却又细微到如同毛发般。
“缥缈形才具,扶疏态自完。”诗人通过这些字句,表达了对笔法的精湛掌握和艺术造诣的自信。在这里,“缥缈”形容的是笔触之轻盈而连绵,而“扶疏”则是对笔力变化的细腻描摹,显示出诗人对书法技巧的深入理解。
“莲风尽倾倒,杏雨半披残。”这里的意象转向自然界,莲花随风摇曳而倒,杏树上的雨珠半遮半露,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又不失柔美的画面。
“独有狂居士,求为黑牡丹。”诗人自称“狂居士”,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极致艺术境界的心态。黑牡丹,在这里象征着书法艺术中的至高境界,是诗人所向往的。
最后,“兼书平子赋,归向雪堂看。”则是诗人的自况之语,表明了他不仅在书法上有所追求,还在文学创作上不断探索,期待自己的作品能与“雪堂”相得益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艺术追求的深刻表达,展现出苏轼不仅是书法大家,更是一位具有深邃情感和高远理想的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