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履贞自稿,无为贵道全文

履贞自稿,无为贵道

出处:《矫志诗二首
明 · 郭之奇
人生长勤,忧与劳分。
忧为喜昆,劳乃逸君。
忽然时往,四者同群。
不忧身老,忧道不闻。
老虽佚我,颓躯惫筋。
望道于天,如日如云。
履贞自稿,无为贵道
抱璧自穷,无为贵宝。
虽稿日滋,虽穷日澡。
今人弗宜,古哲言好。

鉴赏

这首诗《矫志诗二首(其二)》由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通过深邃的哲理思考,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洞察和对道德追求的执着。

诗中开篇“人生长勤,忧与劳分”,点明了人生的常态是劳苦与忧虑并存。接着,“忧为喜昆,劳乃逸君”以比喻手法,阐述了忧愁与快乐、劳苦与安逸之间的辩证关系,即在劳苦中寻求快乐,在忧愁中发现解脱之道。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的向往。

“忽然时往,四者同群”则描绘了时间流逝的不可逆转性,以及忧、喜、劳、逸四种人生状态的共存与变化。诗人在此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多变,鼓励人们珍惜当下,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情感体验。

“不忧身老,忧道不闻”揭示了诗人对道德追求的重视,认为不应过于担忧身体的老化,而应关注内心的道德修养与知识积累。这反映了儒家思想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强调个人品德的完善对于社会和谐的重要性。

“老虽佚我,颓躯惫筋”描述了年老体衰的现实,但诗人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天空。“望道于天,如日如云”象征着对真理和道德的不懈追求,如同追寻光明的日出和飘渺的云彩一样,充满了理想主义色彩。

“履贞自稿,无为贵道”强调了实践道德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价值在于行动而非空谈。诗人倡导通过实际行动来践行道德,反对虚伪的形式主义。

“抱璧自穷,无为贵宝”进一步阐述了对物质财富的态度,认为真正的财富在于内心的充实与道德的光辉,而非外在的物质拥有。这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物质追求的适度态度。

最后,“虽稿日滋,虽穷日澡”表达了即使身处困境,也要保持内心的纯净与成长的决心。诗人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寻找自我提升的机会,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与学习,实现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人生、道德、自然等主题的深刻探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它不仅富有哲理,也蕴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意义,值得我们深入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