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
出处:《旦发青林诗》
南北朝 · 孔稚圭
孤征越清江,游子悲路长。
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
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
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
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
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在清江边的孤独与感慨。"孤征越清江"一句,透露出诗人单身一人行走在清澈的江边,心中充满了对远方家乡的思念和旅途的孤寂。"游子悲路长"则直接表达了这份离愁。
随后的"二旬倏已满,三千眇未央"显示出时间流逝的快捷与无情,以及诗人心中对未来漫长道路的忧虑和不确定性。数字"二旬"和"三千"在这里被用来形容时间的长短,增添了一种渺茫感。
接着的"草杂今古色,岩留冬夏霜"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于周遭环境的观察与感受。草木随季节变化而显现出不同的颜色,而石头上的霜冻则不分春秋,似乎在诉说着永恒和时间的静止。
最后两句"寄怀中山旧,举酒莫相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与朋友间的情谊。"中山"此处可理解为内心深处的那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而"举酒"则是古代常见的饮酒作乐同时也寄托着情感的方式,通过这杯酒,诗人希望朋友能记住彼此之间的情谊,不要忘却。
总体而言,这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悲凉和对远方故土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