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毫之伪,勿萌于心
出处:《送方丰之秀才归福唐》
宋 · 吕本中
我居江东,惟信之州。
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
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
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
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
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
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
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
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伪,勿萌于心。
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
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
为别后思,且以三省。
子来自南,而与我游。
问其所友,一时之秀。
其兄韫德,亦既有就。
子学既立,子志甚远。
何以终之,止在不倦。
贫贱勿厌,自然无闷。
富贵勿羡,害德之本。
彼古之人,能圣与仁。
我胡不能,叹其绝尘。
今子归矣,岁亦有秋。
何以告子,惟圣之求。
水流有源,木生有根。
惟源与根,入德之门。
求圣根源,惟正之守。
正之不守,弃师背友。
丝毫之伪,勿萌于心。
无有内外,亦无浅深。
由此则圣,舍此则病。
是以君子,所守先正。
于以赠别,亦以自警。
为别后思,且以三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本中所作的《送方丰之秀才归福唐》。诗中表达了对友人方丰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归乡的不舍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水流有源,木生有根”、“惟源与根,入德之门”,形象地阐述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强调了正直守道、摒弃虚伪的态度。同时,诗人也借由对方丰的赠言,表达了自己对于道德追求的坚持和自我警醒的决心。
诗的开头部分描述了诗人与友人方丰的相聚,以及对方丰的赞美:“我居江东,惟信之州。子来自南,而与我游。”随后,诗人询问方丰的朋友,称他们为“一时之秀”,并赞扬了方丰兄长的品德。接着,诗人鼓励方丰保持学习的热情,不因贫贱而厌烦,也不因富贵而羡慕,强调了内心的平和与道德的坚守。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以流水和树木为例,强调了道德修养的根基和源泉,指出只有坚守正道,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诗人还提醒方丰,要警惕内心的一丝一毫的虚伪,无论外界如何变化,都应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正直。最后,诗人以赠言的形式,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和自己的决心,希望对方丰能够继续追求圣贤之道,并以此作为离别的赠言,同时也作为对自己的警醒。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精炼,不仅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也蕴含了深刻的道德哲学思考,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