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入梧楸,白露沾芰荷
黯黯窗户暗,森森修竹多。
我懒不点灯,枯藤与婆娑。
青山忽吐月,隔竹翻金波。
须臾满幽林,欸乃被岩阿。
开门望天汉,星宿方森罗。
秋风入梧楸,白露沾芰荷。
夜寒有惊鹊,飞鸣绕南柯。
苍生愿安枕,壮士方横戈。
谁能请缨剑,故地收关河。
我意忽不惬,邻鸡复当歌。
诗成月巳落,奈此老狂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夜晚的静谧中沉思的情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首句“秋日忽复翳,暮色横陂陁”描绘了秋天傍晚时分,天空阴云密布,暮色笼罩着大地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沉郁的氛围。接着,“黯黯窗户暗,森森修竹多”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昏暗和寂静,竹林的茂盛更添了几分幽深之感。
“我懒不点灯,枯藤与婆娑”写出了诗人的慵懒与孤独,他选择不点亮灯火,与枯藤相伴,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的平静。然而,这平静很快被打破,“青山忽吐月,隔竹翻金波”,月亮突然从山后升起,穿过竹林,洒下一片金色的光辉,打破了之前的宁静,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须臾满幽林,欸乃被岩阿”描述了月光逐渐覆盖整个幽深的森林,岩石角落也沐浴在月色之中,整个场景变得柔和而神秘。接下来,“开门望天汉,星宿方森罗”则将视角转向天空,诗人开窗远眺,只见银河璀璨,群星排列,展现出宇宙的浩瀚与壮丽。
“秋风入梧楸,白露沾芰荷”描绘了秋风吹过梧桐树,露水沾湿了菱角荷花的画面,既体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随后,“夜寒有惊鹊,飞鸣绕南柯”通过一只惊起的喜鹊,展现了夜晚的寒冷与生命的躁动。
最后,“苍生愿安枕,壮士方横戈”表达了对和平与安宁的渴望,以及对战争与动荡的反思。“谁能请缨剑,故地收关河”则是对英雄主义的呼唤,希望有人能挺身而出,保卫国家。然而,“我意忽不惬,邻鸡复当歌”诗人的情绪又转为无奈与感慨,仿佛意识到个人的力量有限,难以改变现实。
“诗成月巳落,奈此老狂何”以诗作结束,月已西落,诗人感叹自己的狂放与无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自我反省。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思考与情感波动,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