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生民,不下神禹
出处:《程伊川赞》
宋 · 陈长方
道如皎日,丝毫不隔。
人自迷之,转南为北。
寥寥千载,??百家。
精罢力惫,言多道遐。
惟吾夫子,神交累圣。
一念全德,千差尽正。
发古关键,推与人同。
学焉得此,作圣之功。
浩乎无倪,体之甚迩。
力扶斯文,仆而复起。
我瞻遗像,非没非存。
传之后裔,愈久弥尊。
有功生民,不下神禹。
非知道者,将谁告语。
人自迷之,转南为北。
寥寥千载,??百家。
精罢力惫,言多道遐。
惟吾夫子,神交累圣。
一念全德,千差尽正。
发古关键,推与人同。
学焉得此,作圣之功。
浩乎无倪,体之甚迩。
力扶斯文,仆而复起。
我瞻遗像,非没非存。
传之后裔,愈久弥尊。
有功生民,不下神禹。
非知道者,将谁告语。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皎日:明亮的太阳。迷之:迷失方向。
千载:千年。
百家:众多学派。
神交:精神交流。
全德:全部美德。
推与人同:推广给世人共享。
浩乎无倪:广阔无垠。
体之甚迩:近在眼前。
生民:百姓。
知道者:通晓大道的人。
翻译
道路如同明亮的太阳,没有丝毫遮蔽。人们自己迷失其中,转向南却成了北。经历了漫长的千年,众多的学派。精力耗尽,言辞虽多,道理深远。
只有我们的夫子,与历代圣贤精神交流。一念之间,具备全部美德,纠正所有偏差。
揭示古代的核心,推广给世人共享。学习若能至此,就能成就圣人的功业。
广阔无垠,却又近在咫尺。他全力维护文化,即使倒下也会再次站起来。
我瞻仰他的遗像,既非消失也非永存。他的教诲传给后人,时间越久,越受尊敬。
他对百姓有大功,不亚于神禹。不是通晓大道的人,又有谁能传达他的教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陈长方所作的《程伊川赞》,主要赞扬了程颐(程伊川)的思想深邃和道德典范。诗人以日喻道,强调程伊川之道光明透彻,然而人们往往难以领悟,甚至迷失方向。诗中提到程颐的思想历经千年仍影响百家,他的智慧使学者疲惫却不断追求真理。
诗人特别赞赏程颐与圣贤的精神交流,认为他的一念之间都充满美德,纠正了世间的种种偏差。程颐揭示古代奥秘,引导人们追求共同的人性。学习他的教诲,就能接近圣人的境界。他的思想深广无垠,却又贴近人心,他致力于维护儒家文化,即使在困难中也能复兴。
最后,诗人表示程伊川虽已去世,但其形象犹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威望更加崇高。他的贡献对百姓有益,甚至可比肩大禹。对于那些不解大道之人,程伊川的思想就是他们的指引。整首诗表达了对程伊川的高度敬仰和对其思想深远影响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