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全文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出处:《十六夜州宅观月
宋 · 项安世
青天碧海桂光流,已是人间万古愁。
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
此时此地俱清绝,无酒无诗得索休
太守尚嫌高兴少,捲云飞雨架层楼。

拼音版原文

qīngtiānhǎiguìguāngliúshìrénjiānwànchóu

kuòjiāngshēnxiàngchǔshuāngshēnlěnggèngféngqiū

shíqīngjuéjiǔshīsuǒxiū

tàishǒushàngxiángāoxīngshǎojuànyúnfēijiàcénglóu

注释

青天:晴朗的天空。
碧海:清澈的大海。
桂光:桂花般的月光。
万古愁:长久以来的忧愁。
野阔:野外广阔。
江深:江水深邃。
楚:古代楚国地区。
霜深露冷:霜重露寒。
清绝:极其清冷。
索休:寻求休息。
太守:地方长官。
尚嫌:还觉得。
高兴少:欢乐不足。
捲云飞雨:形容云卷云舒、风雨变化。
层楼:多层的楼阁。

翻译

青天碧海中月光如流,人间已饱含万古忧愁。
广阔的野外和深深的江水,身处楚地,又逢秋意渐浓,霜重露寒。
此刻此地都如此清冷孤寂,没有酒也没有诗,只能就此罢休。
连太守也嫌这里的欢乐太少,他想要建造高楼,引来云卷云飞、风雨交加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项安世在十六夜的州宅中观赏明月时的感受。"青天碧海桂光流",以月色比喻为流动的桂花光华,展现出明亮而清澈的夜空,暗含中秋佳节的意象。"已是人间万古愁",诗人感叹月夜引发的无尽思绪和人生感慨。

接下来的两句"野阔江深那向楚,霜深露冷更逢秋",通过描绘广阔的野外和深深的江面,以及深秋的霜露,进一步渲染了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身处异地,远离故乡,心境更加落寞。

"此时此地俱清绝",强调了环境的寂静和内心的孤寂。"无酒无诗得索休",表达了诗人因无饮酒作诗之乐而感到无奈和闲暇无聊。然而,"太守尚嫌高兴少",暗示了当地官员对这种清寂的不满,他们期望有更多的娱乐活动。

最后一句"捲云飞雨架层楼",可能是对官员们想要建造高阁以增添欢乐气氛的想象或讽刺,与前文的清寂形成对比。整首诗通过月夜景色和人物心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疏离感和对自然宁静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