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
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
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嫭誇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
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
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
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
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
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
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
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
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嫭誇连娟。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
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
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
注释
日边:指长安城。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
潸然:流泪的样子。
马埒:马槽。
渥洼:古代著名的产马之地。
盐车:古代用盐车载重的艰苦劳役。
风流文采:才华出众,风度翩翩。
水墨:中国画的颜料,这里指绘画艺术。
田歌:田野间的歌谣,表达农耕生活。
三绝:极高的艺术成就。
窈窕:形容山谷曲折优美。
蚕三眠:蚕的一生经历三次眠期,象征人生阶段。
翻译
在山中抬头遥望太阳升起的地方,长安城已隐没,只剩下空荡的云烟。回到长安,又望向山峦,时光变迁,人事已非,不禁感慨落泪。
宴席上的音乐和欢声笑语都已消失,宾客散尽,只剩马槽边的金泉依旧。
这马本来自渥洼池,能经风雨,轻松跨越山川。
身处华丽的屋宇,只能吃些枣脯度日,十年来一直面对龙旗。
困顿之中,瘦弱病态反而显露出非凡的骨气,即使是盐车之苦,也是命中注定。
你的风流才情永不磨灭,墨色与诗意相互辉映,争艳斗丽。
画中的山何需山中人描绘,田野间的歌声自古以来就是对田园的赞美。
你虽只有郑虔的两绝,但笔力深厚,足以回溯三百年历史。
想要描绘山谷的曲折之美,就像描绘女子秀美的眉毛。
人生如春梦一场,我将老去,如同蚕儿经历三次眠期。
山中的幽静难以长久,我渴望在平地上过上神仙般的生活。
能让山水常驻眼前,除了你,还有谁能与我结缘?
希望你永远不要忘记我在莒地的日子,快乐时再吟诵《囚山篇》以记此事。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对山中景色的深切感受和对长安故土的无限留恋。开篇“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表现了诗人在自然之中仰望远方,心系家乡的情怀。接着“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则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此处描写了诗人对往昔欢乐场面的怀念,以及现实中朋友四散,只留下一些物质象征。"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则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精神寄托和满足的愿望。
“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这里讲述了诗人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权力高位的观察与反思。"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则透露了诗人个人遭遇的艰辛和命运的无常。
“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此句赞美了诗画艺术的永恒魅力,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辉映。"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则表达了一种对自然和生活本质的深刻理解。
接下来的“郑虔三绝君有二,笔势挽回三百年”赞颂了诗人朋友王晋卿在绘画上的高超造诣与独特风格。"欲将岩谷乱窈窕,眉峰修嫭誇连娟”则是对王晋卿作品中山水景观的生动描摹。
“人间何有春一梦,此身将老蚕三眠”,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人世无常的感慨。"山中幽绝不可久,要作平地家居仙”则是对归隐生活的一种向往。
“能令水石长在眼,非君好我当谁缘”,此句表达了诗人对王晋卿艺术的高度评价,以及两人的深厚情谊。"愿君终不忘在莒,乐时更赋《囚山篇》”则是对友情的一种期待和纪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对人生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艺术与友谊的赞美,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