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君威名跨海南,虎视走鹿何眈眈
出处:《题王粲登楼图》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临洮水涸铜人毁,西园青青草千里。
秦川公子走乱离,瘦马疲童面如鬼。
俊君威名跨海南,虎视走鹿何眈眈。
可怜膝下尽豚犬,谁复大厦收楩楠?落月楼头髀空拊,目断神州隔风雨。
平生不识大耳公,座上客归丞相府。
春深铜雀眼中蒿,揽涕尚复思登高。
江山破碎非旧土,版图何日还金刀。
荆台高楼已荆棘,丹青写赋工何益。
君不见袁家有客能骂贼,将军头风重草檄。
秦川公子走乱离,瘦马疲童面如鬼。
俊君威名跨海南,虎视走鹿何眈眈。
可怜膝下尽豚犬,谁复大厦收楩楠?落月楼头髀空拊,目断神州隔风雨。
平生不识大耳公,座上客归丞相府。
春深铜雀眼中蒿,揽涕尚复思登高。
江山破碎非旧土,版图何日还金刀。
荆台高楼已荆棘,丹青写赋工何益。
君不见袁家有客能骂贼,将军头风重草檄。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杨维桢所作的《题王粲登楼图》,通过对画面的描绘和历史情境的想象,展现了王粲身处战乱时期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首句“临洮水涸铜人毁”暗示了时代的动荡与衰败,接下来的“秦川公子走乱离”描绘了贵族子弟流离失所的惨状。“俊君威名跨海南”暗指英雄人物的威望,然而“虎视走鹿何眈眈”又揭示了时局的险恶与动荡。
诗人感慨“可怜膝下尽豚犬”,意指权贵之家只剩下奴仆,大厦将倾,无人能挽。“落月楼头髀空拊”表达了对往昔荣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哀叹。“平生不识大耳公,座上客归丞相府”借典故讽刺权臣当道,暗示朝廷腐败。“春深铜雀眼中蒿”以铜雀台的荒凉,象征国家的衰败,“揽涕尚复思登高”则流露出诗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最后两句“江山破碎非旧土,版图何日还金刀”直抒胸臆,表达了对国家分裂、领土沦丧的悲愤,以及对恢复统一的期盼。“荆台高楼已荆棘,丹青写赋工何益”进一步强调了现实的凄凉,艺术再精,也无法改变国破家亡的现实。结尾处以袁家之客讽喻忠义之士,表达对正义力量的呼唤。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王粲登楼图这一载体,寓言式地反映了元末明初的社会动荡和个人的哀愁,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和深刻的历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