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鳞泼剌跳波响,朱顶嘹唳从风移
出处:《九友斋十歌》
明 · 王世贞
醉乡懒侯治生涯,青山十亩水倍之。
弇州堂背一片绮,不减卫府芙蓉池。
稍西九曲面山出,恍若螺髻堆琉璃。
刺篙中流月破碎,回棹小港花追随。
银鳞泼剌跳波响,朱顶嘹唳从风移。
主人醉眠客行乐,客眠主醒鸡喔喔。
早闻青鸟唤葫芦,除却白衣无剥啄。
壶中天地不长情,画里江山难着脚。
以兹母若归去来,虎头为汝开丘壑。
弇州堂背一片绮,不减卫府芙蓉池。
稍西九曲面山出,恍若螺髻堆琉璃。
刺篙中流月破碎,回棹小港花追随。
银鳞泼剌跳波响,朱顶嘹唳从风移。
主人醉眠客行乐,客眠主醒鸡喔喔。
早闻青鸟唤葫芦,除却白衣无剥啄。
壶中天地不长情,画里江山难着脚。
以兹母若归去来,虎头为汝开丘壑。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九友斋十歌(其二)》描绘了一幅醉乡生活的闲适画卷。首句“醉乡懒侯治生涯”展现了主人公对官场生活的厌倦,更愿意沉浸在自然的宁静中。接下来的诗句“青山十亩水倍之”和“弇州堂背一片绮,不减卫府芙蓉池”描绘了他居住环境的优美,山水相映,如同卫府中的芙蓉池般精致。
“稍西九曲面山出,恍若螺髻堆琉璃”运用比喻,将山峦比作螺髻,水面如琉璃,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山水的秀美。诗人接着写到“刺篙中流月破碎,回棹小港花追随”,夜晚月光洒在水面上,犹如碎玉,而花朵则随船行而起舞,营造出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画面。
“银鳞泼剌跳波响,朱顶嘹唳从风移”描绘鱼儿跃动和鸟鸣声,动静结合,增添了生动的动态感。诗人以“主人醉眠客行乐,客眠主醒鸡喔喔”表现主人与客人的不同状态,主人醉卧,客人欣赏美景,而鸡鸣声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最后两句“早闻青鸟唤葫芦,除却白衣无剥啄”借青鸟报晓和无人打扰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远离尘嚣生活的向往。结尾处,“壶中天地不长情,画里江山难着脚”寓意在这醉乡之中,人的心灵得以自由,而“以兹母若归去来,虎头为汝开丘壑”则表达了诗人对回归自然、隐居生活的期待,以及对友人的祝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出醉乡生活的恬淡与惬意,体现了作者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