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鹊栖未定,飞萤捲帘入
出处:《秋宵月下有怀》
唐 ·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捲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惊鹊栖未定,飞萤捲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拼音版原文
①
②
注释
沾:润湿。栖:栖息。
帘:即竹帘,可以卷起,故称卷帘。
杵:春米、捣衣用的棒槌。
此用作动词,指捣衣。
佳期:原指与佳人相约会,后泛指欢聚之日。
望望:望了又望。
伫立:久久站立。
翻译
秋天的夜空明月高悬,月光映上露珠晶莹剔透,好像被露水打湿了一样。被惊起的寒鹊不知道该到哪里栖息,萤火虫循着那灯光从卷帘飞入屋内。
院子中只剩枝丫的槐树落在月光下的影子,稀疏凄凉,而这个时候从邻居那边传来的杵声在秋夜里显得那么清晰急促。
你我相隔遥远,如何去约定相聚的日子,只能久久地惆怅地望着同样遥远的月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夜月明中的静谧画面,表达了诗人独自徘徊于秋宵之下,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两句,写出了秋天清澈的月亮,它的光辉洒落在露水上,形成了一种晶莹剔透的美丽景象。
接着是"惊鹊栖未定,飞萤捲帘入",诗人用惊起的乌鸦和扑闪的萤火虫来渲染夜晚的寂静与神秘,营造出一种微妙的情感氛围。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则是描绘了家园中的庭院里槐树投下斑驳的阴影,以及远处传来的捣衣石的声音,这些都是秋夜特有的景象和声音,让人感到一种凄清与孤寂。
最后,"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表达了诗人在这宁静而又有些许悲凉的夜晚,对远方亲友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内心深处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精致细腻的笔触,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秋思与独白,让人在阅读中仿佛也能感受到那份清冷而又温暖的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