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出处:《送王秀才往松滋夏课》
唐 · 齐己
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
静理馀无事,攲眠尽落花。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
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静理馀无事,攲眠尽落花。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
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松滋:地名,指古代的松滋县。闻:听说,闻名。
古县:历史悠久的县城。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诗家:诗人。
静理:平静地处理政务。
馀无事: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事情。
攲眠:斜靠着休息。
落花:飘落的花瓣,此处也寓指闲适的生活。
江光:江面上的波光。
摇:摇动,闪烁。
夕照:傍晚的阳光。
柳影:柳树的影子。
带:伴随,带有。
残霞:傍晚剩余的云霞。
君去:您去到那里。
应:应该。
相与:相处,交往。
乘船:乘坐船只。
泛月华:在月光下泛舟。
翻译
听说松滋是个古老县城,那里的县令本身还是位诗人。他静静地处理政务之余无其他琐事,斜倚着休息时花瓣随风飘落。
江面波光在夕阳下轻轻摇曳,柳树的影子伴随着天边残留的彩霞。
您去到那里应该会相处融洽,一起乘船在月光下泛舟江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开篇“松滋闻古县,明府是诗家”两句,通过对地理环境和官署文化氛围的描写,为读者营造出一个宁静优雅的画面。"静理馀无事"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心境的平和与淡定,而“攲眠尽落花”则是对这种生活状态的进一步刻画,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享受,也流露出一种不为世俗纷扰所动的超然。
"江光摇夕照,柳影带残霞"这两句,则通过对晚景的描绘,增添了一份淡远和神秘。其中“江光摇夕照”勾勒出水波粼粼、夕阳斜照的美丽景象,而“柳影带残霞”则将微弱的光线与轻柔的柳絮联系在一起,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意境。
最后两句,“君去应相与,乘船泛月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这里的“君去”指的是王秀才离去,而“应相与”则是希望未来仍能相聚。"乘船泛月华"既是对出行方式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精神层面的自由漂浮,寓意深长。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趣的表达,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