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元末明初 · 徐贲
僧院城南僻,禅林夜见分。
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
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
观心方有悟,演法似无闻。
灯影欺微月,帘阴护宿云。
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同唐文学肃王校书行访衍略二上人留宿真庆精舍》是徐贲所作,描绘了诗人深夜造访僧院的经历。首句“僧院城南僻”点出地点的偏远和静谧,暗示了诗人对清修之地的好奇与向往。次句“禅林夜见分”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禅林在月光下显得更为幽深。
“观心方有悟”表达了诗人在此时此刻通过观察内心,有所领悟,可能是在体验禅修的智慧。而“演法似无闻”则描绘了上人讲解佛法时的寂静无声,仿佛只有心灵的交流,没有外在的喧嚣。
“灯影欺微月”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灯光在月色中显得明亮,似乎有意遮掩微弱的月光,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深沉的气氛。接着,“帘阴护宿云”则以窗帘投下的阴影保护着夜晚的云朵,增添了禅院的宁静与祥和。
最后两句“偶因来问竹,况得此逢君”,诗人借询问竹子的机会,意外地遇见了上人,流露出惊喜之情,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哲理的表达,展现了僧院生活的静谧与禅意,以及诗人与僧人的邂逅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