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
出处:《山胡》
宋 · 苏辙
山胡拥苍毳,两耳白茸茸。
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
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
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野树啼终日,黔山深几重。
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
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山中的胡鸡(山胡),它身披青色的羽毛,耳朵上长着洁白的绒毛,形象生动。诗人通过“野树啼终日”一句,展现了山胡在野外孤独的生活状态,整日里只有鸟鸣作伴,反映出黔山之深远与寂静。接下来的两句,“啄溪探细石,噪虎上孤峰”,进一步描绘了山胡在溪边觅食和警惕山中猛兽的情景,展现了其生存环境的险峻。
最后两句“被执应多恨,筠笼仅不容”,表达了对山胡命运的感慨。当山胡被捕获时,诗人想象它心中充满了遗憾和无奈,因为狭小的竹笼根本无法容纳它的自由自在。这不仅体现了山胡的困境,也寓含了诗人对动物权益和自然生态的关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中生灵的生活画面,富有同情心和生态保护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