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全文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出处:《和蜀后主题剑门
唐 · 王仁裕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拼音版原文

mèngyángcéngyǒukānzàibáiyúnléng

chángāituōsūnliúshìpíng

yōngcáiānshǒushàngshǐkānjīn

ànzhǐchángtiānnóngluáncéng

注释

孟阳:指古代诗人孟浩然,这里代指有智慧的先贤。
刊:刻写,此处引申为留下言论。
白云棱:比喻高远、难以触及之处,如同云朵之边缘。
李杜:李白和杜甫,唐代两位杰出的诗人,代表诗歌的高峰。
挨托:受到推崇、依赖。
孙刘:孙权和刘备,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此处理解为有雄才大略的人物。
庸才:才能平庸的人。
安可守:怎能坚守立场或成就。
上德:高尚的品德。
矜:自豪,值得尊重。
暗指:隐晦地指向。
长天路:比喻人生的道路或追求的理想境界。
浓峦:浓密重叠的山峰。
蔽几层:遮挡了视线,比喻障碍重重。

翻译

孟阳曾经有言,镌刻在白云之巅。
李白杜甫常被推崇,孙权刘备也依此自重。
平庸之辈怎能固守,唯有高尚品德才值得骄傲。
暗中指向长空之路,重重叠叠的山峦遮蔽了几重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仁裕的作品,名为《和蜀后主剑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和高尚德行的赞美与向往。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这两句开篇即展示了一种超脱凡尘、凌驾于世的意境。孟阳指的是剑门之地,"曾有语" 表示这里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或历史遗迹,而"刊在白云棱"则描绘出一种飘逸高远的景象,似乎是自然界对这股力量的刻画。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这两句诗中提及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以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孙策和刘备,通过这些名字,诗人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气概的敬仰之情。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矗。" 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的自谦与对高尚德行的追求。"庸才"指的是平凡的才能,而"上德"则是指那些超乎常人、令人景仰的美德。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最后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远而又隐秘的意境。"暗指长天路"似乎是在说这条道路虽然不为人知,但却通向高远的天际,而"浓峦蔽几层"则是对剑门险峻山峦的形象描述,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高尚德行的无限向往,以及面对宏大自然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