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传韦杜曲,尺五去天居
出处:《南还途次感怀》
明 · 李孙宸
虚传韦杜曲,尺五去天居。
近见丝纶府,还淹痛哭书。
帝阍呼不达,谏院席全虚。
窈有处堂虑,无言杞国愚。
近见丝纶府,还淹痛哭书。
帝阍呼不达,谏院席全虚。
窈有处堂虑,无言杞国愚。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孙宸在南归途中所作,表达了对政治现实的深切感慨与忧虑。
首句“虚传韦杜曲,尺五去天居”,以韦杜两地象征朝廷,暗示自己虽离朝廷不远,却如同虚传一般,难以真正接近权力中心。接着,“近见丝纶府,还淹痛哭书”两句,提到“丝纶府”为皇帝发布诏令的地方,诗人表示虽然近在咫尺,但自己的谏言却如同被淹没在痛哭声中,无法传达给皇帝。
“帝阍呼不达,谏院席全虚”进一步揭示了诗人与朝廷之间的隔阂,即使他试图通过“帝阍”(即宫门)向皇帝表达意见,也未能达到目的;而作为谏官的职位(“谏院席”),在他看来已经空置,失去了应有的作用。
最后,“窈有处堂虑,无言杞国愚”两句,诗人以“处堂燕”和“杞国忧”的典故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前途的深深忧虑,即便不能直接谏言,内心仍然充满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这种忧虑并非出于无端的担忧,而是基于对国家现状的深刻理解。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诗人对政治现实的复杂感受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