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浮大斗娟娟酒,寒隔虚棂薄薄纱
出处:《夜宿三塔次陈元朗韵》
元末明初 · 顾瑛
水落南湖不露沙,又牵舫子到僧家。
春浮大斗娟娟酒,寒隔虚棂薄薄纱。
半夜塔铃传梵语,一林江月照梅花。
坐来诗句生枯吻,指点银瓶索煮茶。
春浮大斗娟娟酒,寒隔虚棂薄薄纱。
半夜塔铃传梵语,一林江月照梅花。
坐来诗句生枯吻,指点银瓶索煮茶。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顾瑛的《夜宿三塔次陈元朗韵》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禅意的画面。首句“水落南湖不露沙”,写夜晚湖水退去,露出湖底的沙砾,显得湖面尤为开阔。接下来,“又牵舫子到僧家”暗示诗人乘舟来访僧寺,增添了旅途的诗意。
“春浮大斗娟娟酒,寒隔虚棂薄薄纱”两句,通过“春浮”和“寒隔”形成对比,形象地描绘了室内温热的酒香与室外微寒的月光透过窗棂的朦胧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半夜塔铃传梵语,一林江月照梅花”进一步深化了僧寺的意境,午夜时分,塔铃声悠扬,梵音回荡,而月光洒在寂静的梅林上,增添了神秘和清冷之美。
最后,“坐来诗句生枯吻,指点银瓶索煮茶”表达了诗人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灵感涌现,甚至亲自吩咐煮茶,享受着诗酒僧禅的雅趣。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夜宿僧寺的所见所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禅意的深深体悟,以及对生活的独特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