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
出处:《春日与客同饮江亭》
明 · 郭谏臣
春风携客上江亭,万顷波光洗眼明。
云树遥从天外落,风帆如在镜中行。
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
指点蓬瀛那可见,掀髯长啸大江横。
云树遥从天外落,风帆如在镜中行。
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
指点蓬瀛那可见,掀髯长啸大江横。
注释
春风:温暖的春风。携:带着。
客:客人。
江亭:江边的亭子。
万顷:大片的。
波光:水面上的反光。
云树:云彩和远处的树木。
遥:遥远的。
天外:天空之外。
落:落下。
风帆:在风中的船帆。
镜中:像镜子一样。
夜深:深夜。
不厌:不感到厌倦。
频催句:频繁地催促吟诗。
兴到:兴致高涨。
举觥:举起酒杯。
蓬瀛:传说中的仙岛蓬莱和瀛洲。
那可见:哪里能看见。
掀髯:扬起胡须。
长啸:大声呼啸。
大江横:大江横亘。
翻译
春风吹拂着我与友人登上江边亭子,眼前万顷波光让人心情舒畅。远处的云彩和树木仿佛从天边落下,风帆在平静如镜的水面滑行。
夜晚渐深,我们仍不愿停止吟诗作对,兴致高昂时频频举杯共饮。
遥想那仙境般的蓬莱、瀛洲何处可见?我挥动胡须,对着大江长啸。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郭谏臣的《春日与客同饮江亭》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宴饮的生动画面。首联“春风携客上江亭,万顷波光洗眼明”以春风作引,写诗人与友人一同登临江亭,满眼望去是广阔明亮的江面,仿佛能洗净心灵。颔联“云树遥从天外落,风帆如在镜中行”运用了比喻,将远处的树木比作天外之物落下,风帆则像在平静如镜的水面滑行,形象地展现了江景的辽阔与宁静。
颈联“夜深不厌频催句,兴到还应数举觥”描述了夜晚饮酒吟诗的场景,即使夜深也不觉厌倦,诗兴盎然时频频举杯,体现了诗人与友人的豪情逸致。尾联“指点蓬瀛那可见,掀髯长啸大江横”以仙境蓬瀛和江水横流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以及在现实中暂且借酒抒怀的洒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春天江边的美景,以及诗人与朋友共度的美好时光,寓含了浓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