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
出处:《读灵源自作志铭》
宋 · 释德洪
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
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
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
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读灵源自作志铭》。诗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佛法的理解与感悟。
诗的开篇“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描绘了作者在特定时间内的内心感受,仿佛法身在那一刻突然显得衰弱,暗示了对生命与佛法的深刻反思。接着,“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两句,通过比喻手法,探讨了生死的本质,以及如何穿透梦境,揭示真实存在的法理。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则进一步阐述了对无生之塔的理解,强调了内心的修为与外在成就之间的关系,指出真正的成就并非外在形式的完美,而是内心的完整与不亏缺。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这两句则深入探讨了法空与现实的关系,提出即使在法空的境界中,也应保持对世界的观照,不能脱离现实的色彩与声音,体现了佛法实践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最后,“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表达了面对外界干扰时,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与佛性的光辉,避免迷失于世俗的纷扰之中。“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则总结了全诗的主题,强调了肩负佛法传承的责任,希望自己的智慧能够照亮历史的长河,为后世提供指引。
整首诗以深邃的哲思、生动的比喻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展现了释德洪对佛法的独到见解和深厚造诣,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宇宙和佛法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