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兰若春归雨霁天,凌空台上独闻蝉全文

兰若春归雨霁天,凌空台上独闻蝉

明 · 王恭
兰若春归雨霁天,凌空台上独闻蝉
岩扉碧藓凝僧榻,林径孤云宿梵筵。
祗树阴阴啼野鸟,断钟杳杳出人烟。
洽公住处今陈迹,日暮悬灯益惘然。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夏初登西石兰若怀洽公》描绘了夏日雨后初晴,作者独自登上兰若(寺庙)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兰若春归雨霁天”以春归和雨霁象征季节更替与宁静,烘托出清新脱俗的氛围。次句“凌空台上独闻蝉”则通过蝉鸣,传达出孤独而静谧的寺中生活。

接下来,“岩扉碧藓凝僧榻,林径孤云宿梵筵”两句,细致描绘了寺庙环境,岩门上青苔斑驳,僧人的床榻显得古老而静寂,林间小径上孤云飘过,仿佛梵音缭绕。诗人借助“祗树阴阴啼野鸟,断钟杳杳出人烟”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和禅意,野鸟的啼声与远处断断续续的钟声交织,增添了时空的深远感。

最后,“洽公住处今陈迹,日暮悬灯益惘然”表达了对故友洽公的怀念,曾经的居所如今已成遗迹,夕阳西下,寺内悬挂的灯火在暮色中显得更加凄迷,诗人不禁生出怀旧与惆怅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寺庙的景象,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