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出处:《郭信叔喜神赞》
宋 · 白玉蟾
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郭信叔喜神赞》。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是一首咏叹郭信叔修建寺庙、崇尚佛法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建筑奇特性的描绘,以及对郭信叔宏伟事迹的歌颂,展现了诗人对于这位宗教人物及其功德的高度评价。
首句“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描写的是修建寺庙时所需克服的地理难关,以及人类对自然力量的挑战。这里的梯和竿都是建筑过程中的工具,象征着人类智慧与勇气。
接着,“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则是对寺庙环境的描写,绵密的云雾环绕在铁色的山峰之上,如同神话中的麒麟一般,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自由翻滚,这些形象都给人一种超自然、崇高庄严的感觉。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则直接表达了郭信叔倡导佛法,创建宗教场所的壮举。这里强调的是他开创新的气象,对宇宙间万物进行重新定位。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则转向对郭信叔之恩德的赞美,倪王可能是地名或人名,这里用来指代那些受益于郭信叔的人们。碧溪水象征着清澈纯净,而“渠侬无尽恩”强调了郭信叔恩泽长存。
最后,“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则是对郭信叔崇高地位的总结,诗人用一个修辞问题来强化这种评价,通过“冲靖之上”的比喻,表达了郭信叔在精神世界中的至高无上。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白玉蟾精湛的笔法和深厚的情感,而且也反映出了宋代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