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义具存,既殚源委
出处:《可斋》
元 · 郑元祐
大哉宣圣,以诗教我。
兴观群怨,皆与曰可。
诚笃是学,感发志意。
善善恶恶,庶全美刺。
诗人得失,于焉考见。
妍媸在已,反省毋眩。
和以处众,不至于流。
设使雷同,其道亦缪。
惩创羞恶,中惟一致。
温柔敦厚,慎勿暴气。
用以事亲,孝哉有子。
移以为忠,曾不越此。
鸟兽草木,名类匪一。
惟笃学问,旁资多识。
是我宣圣,以诗设教。
下逮百王,是则是效。
嘉子嗜学,尤勤于诗。
以可名斋,义实在兹。
六义具存,既殚源委。
以咏以歌,性情斯理。
兴观群怨,皆与曰可。
诚笃是学,感发志意。
善善恶恶,庶全美刺。
诗人得失,于焉考见。
妍媸在已,反省毋眩。
和以处众,不至于流。
设使雷同,其道亦缪。
惩创羞恶,中惟一致。
温柔敦厚,慎勿暴气。
用以事亲,孝哉有子。
移以为忠,曾不越此。
鸟兽草木,名类匪一。
惟笃学问,旁资多识。
是我宣圣,以诗设教。
下逮百王,是则是效。
嘉子嗜学,尤勤于诗。
以可名斋,义实在兹。
六义具存,既殚源委。
以咏以歌,性情斯理。
鉴赏
这首元代郑元祐的《可斋》诗,通过对宣圣(孔子)以诗为教的赞美,强调了诗歌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性。诗中提到“兴观群怨”体现了诗歌的多元功能,能够激发人的感情,分辨善恶,寓含美刺,有助于个人品性的修养。诗人告诫读者要自我反省,保持和气,避免随波逐流,同时倡导孝道和忠心,认为这些美德都源于对诗的理解和实践。
诗中还提到通过广泛学习,包括对鸟兽草木等自然界的认知,可以丰富知识,进一步理解诗的深意。最后,诗人鼓励诗人的儿子(或弟子)热爱学习,尤其是诗歌,将孔子的教诲付诸实践,设立“可斋”,表明这种对诗的追求和理解是其命名的真正含义。整首诗以六义(风、雅、颂、赋、比、兴)的完整论述,强调诗歌在陶冶性情、揭示道理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