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全文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出处:《穹石堂
宋 · 苏钦
新堂良佳哉,前山罗万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异时老夕郎,直道众谗咋。
不种南山豆,聊卜辋川宅。
举头得佛观,喜甚几折屐。
名加一字褒,价重连城璧。
忽骑箕尾去,胜概堕岑寂。
乃孙丘壑姿,结屋踵前迹。
时呼名胜流,谈觞阅晨夕。
向来富贵人,搜索遍山泽。
舳舻蔽江淮,斧凿巧镵刻。
屡闻挥橐金,所得仅鸡肋。
谁能燕坐间,领略在几席。
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
吾生事幽讨,佳处皆足历。
是中一延睇,破觉慰平昔。
会须买东邻,来作堂中客。
公乎肯见容,斯言当不食。

拼音版原文

xīntángliángjiāzāiqiánshānluówàn

zhōngyǒutiānshíshēn

shílǎolángzhídàozhòngchán

zhǒngnánshāndòuliáowǎngchuānzhái

tóuguānshènzhé

míngjiābāojiàzhòngliánchéng

wěishènggàiduòcén

nǎisūnqiū姿jiézhǒngqián

shímíngshèngliútánshāngyuèchén

xiàngláiguìrénsōusuǒbiànshān

zhújiānghuáizáoqiǎochán

wénhuītuójīnsuǒjǐnlèi

shuínéngyànzuòjiānlǐnglüèzài

yàozhīduànshìtiānsuǒ

shēngshìyōutǎojiāchùjiē

shìzhōngyánjuéwèipíng

huìmǎidōnglínláizuòtángzhōng

gōngkěnjiànróngyándāngshí

注释

良:美好。
罗:排列。
倚天石:象征高大或重要的石头。
直道:正直的道路,指坚持原则。
南山豆:隐士生活象征,不愿追求世俗名利。
燕坐:安静地坐着,悠闲享受。
斯言:这句话,指前面的邀请。

翻译

新堂真是好,前山排列众多武器。
山中有倚天巨石,如玉般矗立,穿透深绿的林木。
将来我老了,正直之道会引来众人诽谤。
不愿种南山的豆子,只想选个辋川的好居所。
抬头就能看到佛像,喜悦几乎折断了我的木屐。
名字加上一字,就显得更受尊崇,价值胜过连城之璧。
忽然间,我要离去,美好的景色也随之沉寂。
我的子孙继承了丘壑之美,建屋延续先人的足迹。
时常邀请名流雅士,饮酒论道,度过日夜。
过去那些富贵之人,搜寻这山山水,无处不在。
船只舟楫遮蔽了江淮,斧凿技艺精巧地雕刻。
常听说他们挥霍金银,但收获的不过是微不足道的东西。
谁能在这静坐,品味其中的韵味呢?
要知道这段奇妙,是上天的眷顾。
我一生追求幽静,美好的地方都已游历。
在这里远望,旧日的遗憾得到安慰。
我希望能买下东边邻居,来做这座堂中的客人。
您肯接纳我吗?这话绝非戏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深的山谷之美,以及主人对此地的钟爱和自我安顿的心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出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新堂良佳哉,前山罗万戟”开篇即设定了一种宏伟壮丽的场景,让人联想到一处雄伟的建筑群落坐落于层峦叠嶂之中。"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则描绘出一块与天相倾的巨石,其旁生长着翠绿欲滴的竹子,显得格外清新。

诗人通过“异时老夕郎,直道众谗咋”表达了对旧日友人的思念和对流言蜚语的无奈。接着,“不种南山豆,聊卜辋川宅”则是说诗人选择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安家落户,而不是去追求那些外界的名利。

“举头得佛观,喜甚几折屐”一句中,"佛观"可能指的是一处高耸的建筑,从而让人在仰望时感到心中的喜悦与满足。紧接着,“名加一字褒,价重连城璧”则形容了这座堂馆的名声和价值,如同珍贵的宝物一般。

“忽骑箕尾去,胜概堕岑寂”此句中,诗人可能是在描述一次离别之情,或是对某段时光的回忆,而"乃孙丘壑姿,结屋踵前迹"则表明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先人遗迹的尊崇。

“时呼名胜流,谈觞阅晨夕”一句中,"名胜流"可能指的是某处著名的美丽之地,而诗人则是在此地度过了悠闲自得的时光。紧接着,“向来富贵人,搜索遍山泽”则是说那些富贵之人也曾到这片土地上寻找宝藏。

"舳舻蔽江淮,斧凿巧镵刻"一句中,诗人可能在形容某种工艺活动,或是对自然景观的进一步描写。"屡闻挥橐金,所得仅鸡肋"则表达了对于那些物质财富的淡然和不以物喜。

“谁能燕坐间,领略在几席”此句中,诗人可能是在探讨谁能够真正理解并享受这份宁静与安逸。紧接着,“要知此段奇,自是天所惜”则表达了对这片土地的珍视,以及认为这是上天所钟爱之地。

“吾生事幽讨,佳处皆足历”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对美好场所的探求相结合,显得既自信又满足。紧接着,“是中一延睇,破觉慰平昔”则表达了在这片土地上所获得的心灵安慰。

最后,“会须买东邻,来作堂中客”和“公乎肯见容,斯言当不食”两句,则可能是在表达诗人对于某处的向往,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以及他对于理想居所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