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出处:《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
宋 · 魏了翁
岁行析木予去国,鹑尾之年才返室。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
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
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
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
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
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
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
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
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
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
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
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
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
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
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
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东西南北著此身,水陆二千三百日。
或云子非善谋身,幸生斯世同斯人。
胡为嘐嘐苦自好,轻辞富贵重绝贫。
五溪之滨有何好,兀坐六年不知老。
夔门待汝有何恶,要把山林易旌纛。
予闻其言心自语,吾非斯人而谁与。
独嗟行止各有时,龙蛰鸿归亦其所。
洋州拔将鸠馀民,仰空待救人不闻。
黎州边丁戍内郡,空养赤子防西门。
绵州近阸剑龙路,列雉惊奔渠不顾。
叙州平蛮亦良苦,卒以忧劳弃予去。
见危授命理之常,苟得死所庸何伤。
所忧人己两无益,燕蝠晨暝徒皇皇。
鹤山之颠一亩宫,我名吾亭日愿丰。
只祈天心速悔祸,雨禾雨麦苏民穷。
有粮饷士可卫民,有民给耕可供军。
民相资护关塞,又须监牧长得人。
规摹便立久安势,不作目前苟偷计。
弟兄归与里父师,长对春风赋常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魏了翁所作的《至左绵书怀呈荣州绵州二兄》。诗中,作者以个人的流离经历,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他自比为远离故乡、漂泊不定的人物,感叹自己在动荡的时代中,选择放弃富贵,坚守清贫,寓居偏远之地。诗中提到的“五溪”、“夔门”等地,可能暗示着作者的流放生涯,他希望国家能够改变现状,关注百姓疾苦,如“雨禾雨麦苏民穷”。
作者还表达了对国家治理的期待,主张长远的规划和稳定的策略,强调人民与军队、边防的关系,以及教育的重要性。最后,他以“鹤山之颠一亩宫”的隐居生活,寄托了对和平与丰收的渴望,以及对兄弟亲情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感慨,又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展现了作者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