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
出处:《题拟虹桥》
宋 · 黄宏
父老桥边问我公,笑谈能办济水功。
天光分碧一千顷,晴影飞虹二百弓。
好与诸公来赏月,曾知此地亦垂虹。
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
天光分碧一千顷,晴影飞虹二百弓。
好与诸公来赏月,曾知此地亦垂虹。
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父老:指年长的人。笑谈:轻松愉快的交谈。
济水:古代河流名,位于中国山东省。
功:成效,这里指解决问题的能力。
天光:日光。
分碧:分割碧绿的水面。
晴影:晴朗时的光影。
飞虹:比喻彩虹。
诸公:各位尊贵的人。
垂虹:形容彩虹像挂在天空的样子。
惊人语:出人意料的话语。
沧浪亭:一处园林名胜。
翁:老者。
翻译
桥边的长者询问我,笑谈间似乎能解决济水的问题。天空的光辉映照在一千顷碧波上,晴朗时彩虹仿佛跨越了两百张弓的长度。
邀请大家一起来赏月,这里曾有彩虹如垂挂在水面。
乘风而行,仿佛有惊人的言论,超越了沧浪亭上的老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宏所作的《题拟虹桥》,通过对虹桥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首句“父老桥边问我公”,以亲切的场景开篇,仿佛诗人正在与当地老人交谈,拉近了读者与诗歌的距离。接下来的“笑谈能办济水功”则暗示了桥的重要作用,可能是在说这座桥在沟通济水两岸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天光分碧一千顷,晴影飞虹二百弓”这两句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描绘了虹桥在晴朗天气下映照在广阔水面的壮观景象,犹如天光在碧波中划出一道道彩虹,生动形象。"一百弓"的比喻更是形象地表现了虹桥的弧度之美。
“好与诸公来赏月,曾知此地亦垂虹”邀请人们一同欣赏月色下的虹桥,强调了桥不仅是实用的交通设施,也是美景的载体,具有诗意的韵味。“曾知此地亦垂虹”暗含着对历史的追溯,增加了桥的历史感。
最后两句“乘风似有惊人语,压倒沧浪亭上翁”以桥的姿态和气势作结,赋予了虹桥一种超凡脱俗的风采,似乎它在风中说话,其威势甚至超过了沧浪亭上的老翁,展现了诗人对虹桥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既赞美了虹桥的实用价值,又突显了其美学意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见解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