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钱监吏须笔墨,终日未保无鞭敲
片纸朱批下乡里,官票频催调健丁。
健丁二十堪差调,中男十四仍嫌少。
强将笠子撮短发,宁忍欺官免追召。
公家作役敢告劳,难平夫长恣侵嗷。
付钱监吏须笔墨,终日未保无鞭敲。
去岁五侯建第时,我为上户已倾赀。
而今又报是殷实,会令鬻子官岂知。
昨日何人起赤城,我锄正似尔杵声。
只道决池藏战舰,那知耀德不观兵。
鉴赏
这首《决池篇》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诗中以“汉家防事习水战”开篇,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暗示了朝廷对军事准备的重视,同时也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某种变动。
接下来,“今朝忽报开昆明”一句,既点明了事件的突然性,也暗含了对即将展开行动的期待与紧张感。随后,诗人通过“片纸朱批下乡里,官票频催调健丁”描绘了官府动员民力的情景,展现了官僚体制下基层民众的无奈与抗争。
“健丁二十堪差调,中男十四仍嫌少”两句,形象地展示了征兵的压力和不满情绪,揭示了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均与底层人民的苦难。接着,“强将笠子撮短发,宁忍欺官免追召”则进一步刻画了百姓为了逃避兵役而采取的极端手段,表达了对官府苛政的强烈反抗。
“公家作役敢告劳,难平夫长恣侵嗷”揭示了官府征役过程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以及基层官员对百姓的剥削与压迫。最后,“付钱监吏须笔墨,终日未保无鞭敲”更是直接揭露了官僚体系中的贪污与暴力,表现了底层民众生活的艰辛与不公。
“去岁五侯建第时,我为上户已倾赀”通过对比去年豪富之家修建豪宅时自己倾尽家财的场景,与如今再次面临困境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社会贫富差距的加剧。
“而今又报是殷实,会令鬻子官岂知”则表达了对官府不知民间疾苦的讽刺,以及对未来可能再次遭遇困境的担忧。
“昨日何人起赤城,我锄正似尔杵声”运用比喻手法,将自己辛勤劳动的场景与他人忙碌的场景相比较,强调了劳动的辛酸与无奈。
“只道决池藏战舰,那知耀德不观兵”则在结尾处提出了对战争与炫耀武力的反思,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与对战争残酷性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决池篇》不仅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某些现实问题,如征兵、腐败、贫富差距等,还蕴含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与对和平的向往,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