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全文

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

宋 · 真德秀
樵川古乐国,谁遣生榛菅。
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
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
伤哉周馀民,十室九孤鳏。
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
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

注释

樵川:地名,可能指古代的一个地区。
古乐国:形容古老的音乐之地。
榛菅:野生的草木,这里可能象征艰难的生活环境。
忍复言:不忍再提起。
辄长叹:常常发出叹息。
子往:你去。
字其人:教导那个人。
寄任:托付重任。
良亦艰:责任艰巨。
周馀民:周朝遗留的百姓。
十室九孤鳏:形容家庭破碎,几乎每家都有孤儿寡妇。
苛痒:痛苦和困苦。
摩手苏痍瘢:用手抚慰创伤。
愿加百倍功:希望能付出百倍的努力。
勿作常时观:不要只看作平常情况。

翻译

樵川古乐国,谁遣生榛菅。
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
子往字其人,寄任良亦艰。
伤哉周馀民,十室九孤鳏。
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
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真德秀所作的《送王子文宰昭武(其一)》。诗中,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古代边疆地区——樵川古乐国的景象,感叹当地民生凋敝,百姓生活艰辛。"谁遣生榛菅"表达了对地方治理失当的疑问,暗示了王子文赴任的困难和挑战。

"往事忍复言,念之辄长叹"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的沉痛回忆和对现状的深深忧虑。接着,诗人对王子文寄予厚望,希望他能深入民间,理解百姓疾苦,"深心察苛痒,摩手苏痍瘢",表现出对改善民生的热切期待。

最后两句"愿加百倍功,勿作常时观",诗人恳切地叮嘱王子文要付出极大的努力,不能将边疆治理视为寻常之事,而是要全力以赴,以期带来实质性的改变。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注和对治政者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