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心清照人,江面平如掌
有客去逍遥,扁舟浮荡漾。
远与城市绝,深将泉石向。
水鸟忽东西,溪云时下上。
轩冕谁富贵,琴鐏自闲放。
酒色照渌波,吟声入秋浪。
五湖何范蠡,磻溪无吕望。
吾家徂徕下,汶水有清响。
常时夜雨急,随雨来枕上。
魂魄寒无寐,山居得真尚。
一为尘缨缚,不得闲时饷。
两耳聒欲聋,喧嚣千万状。
雨夜自潺湲,宦途空悲怆。
剑南四千里,地遐接蛮瘴。
乍听江水声,聊使心灵畅。
注释
清照:清澈照映。掌:像手掌一样平坦。
扁舟:小船。
绝:隔绝。
泉石:泉水和石头,指山水深处。
轩冕:古代官吏的车服,象征权势。
琴鐏:琴瑟,乐器。
渌波:碧绿的波浪。
范蠡:春秋时期越国大夫,泛舟五湖。
吕望:姜子牙,渭水磻溪垂钓,等待周文王。
徂徕:山名,位于山东。
汶水:河流名,发源于泰山。
急:急促。
真尚:真实的崇尚,指自然的宁静。
尘缨:尘世的束缚,比喻世俗名利。
闲时饷:闲暇时光。
聒:声音嘈杂。
宦途:仕途。
蛮瘴:南方边远地区湿热多病的环境。
聊使:姑且让。
翻译
江面上清澈照映着人影,水面平静得像手掌。有位客人悠然离去,驾着小船在水面上漂浮摇曳。
远离城市的喧嚣,深入山水之间。
水鸟忽而东飞忽而西游,溪边的云彩时升时降。
谁还会在乎权贵的轩冕,我只愿琴瑟自得其乐。
酒香和波光在绿水中交相辉映,吟诵之声融入秋日的浪涛。
范蠡泛舟五湖,吕望却未在磻溪等待机会。
我家就在徂徕山脚下,汶水清流回荡。
夜晚常常急雨敲窗,我在枕上聆听。
山居生活让我难以入眠,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
世俗的束缚如同尘埃,使我无法享受闲暇时光。
耳边嘈杂声如雷鸣,世事纷扰使我心绪不宁。
雨夜中流水潺潺,仕途的忧虑徒增悲伤。
剑南之地遥远,气候多瘴气。
突然听到江水声,暂且让心灵得到舒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上的行舟之情景,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享受自然之美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反差的手法,使得画面生动,感染力强。
"江心清照人,江面平如掌"两句,通过将江水比作镜子,将江面比作手掌,形象地展现了江水的清澈与平静。接着,"有客去逍遥,扁舟浮荡漾"一段,描绘了诗人乘船在江上自由自在地游弋的情景。
在"远与城市绝,深将泉石向"中,诗人表达了对远离尘世、深藏于自然之中的渴望。紧接着的"水鸟忽东西,溪云时下上",则通过动态的水鸟和变化莫测的溪云,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轩冕谁富贵,琴鐏自闲放"一句中,“轩冕”指的是车盖,象征着官位和尊贵,而“琴鐏”则是乐器上的装饰,此处暗喻诗人对物质财富的超然与淡泊,以及他对音乐艺术的热爱。
"酒色照渌波,吟声入秋浪"两句,则通过对比酒色的鲜明和诗人的吟咏之声,传达了一种在自然中的快乐与自在。随后“五湖何范蠡,磻溪无吕望”表达了诗人对于广阔天地的向往和无边界的自由。
"吾家徂徕下,汶水有清响"中,“徂徕”形容家居之幽静,而“汶水有清响”则是对家乡自然环境的一种赞美。紧接着的“常时夜雨急,随雨来枕上”一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夜雨中宁静的生活状态。
"魂魄寒无寐,山居得真尚"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精神上的纯净与宁静。然后“一为尘缨缚,不得闲时饷”则抒写了世俗纷扰带来的束缚感。
在"两耳聒欲聋,喧嚣千万状"中,“聒”是形容声音的嘈杂,而“聋”则是听不清楚的意思,诗人通过这种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尘世喧嚣的排斥。随后“雨夜自潺湲,宦途空悲怆”一句,则描绘了在雨夜中独处时的孤寂与对仕途的无奈。
"剑南四千里,地遐接蛮瘴"通过对远离的地域描述,强调了一种超越世俗的距离感。最后,“乍听江水声,聊使心灵畅”则表达了诗人在听闻江水之声时,内心获得的一份豁然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