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全文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出处:《登濂溪太极楼
宋 · 乐雷发
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
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
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
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
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
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

拼音版原文

cénlóukuàcéngguàntuízhǎo

kuàngzāizhòuxīnkuàngzhǎnxiátiào

qiánzhéyuǎnchuānbèiwénzǎo

fāngdiànquánhéngjiāngzhǔniǎo

tíngtíngzhǎozhōngliánrǎnrǎntíngxiàzhāng

kòucāntàihuàlǐngzhòngmiào

báoshénguāiróushèngyǎo

yīngyīngkǎotíngwēngfǎnxīnhuìtiānào

wàncànliángyánchéngguànyuánzào

zāidēnglóurénjǐngjìndào

shēngēnshēngēnxíngwèibǎo

注释

岑楼:高高的楼阁。
层崖:陡峭的山崖。
灌木:密集的灌木丛。
颓沼:废弃的池塘。
旷哉:广阔无垠。
前哲:古代贤哲。
川麓:山脚下的河流。
文藻:诗文的韵味。
芳甸:芳香的草地。
馥荃蘅:香草的气息。
江渚:江边。
亭亭:挺拔的样子。
冉冉:缓缓地。
太极:中国古代哲学概念,指宇宙的本源。
众妙:万物的变化。
俗薄:世俗浅薄。
神理:神明的法则。
考亭翁:指朱熹,考亭是他的讲学之地。
元造:天地万物。
毕景:直到夕阳西下。
笃行:坚定的行动。

翻译

高高的楼阁横跨陡峭的山崖,灌木丛生遮蔽了废弃的池塘。
宇宙的胸怀如此宽广,我在此尽情远望。
古代贤哲渐行渐远,山脚下的河流充满了诗文的韵味。
芳香的草地弥漫着各种香草的气息,江边则是野鸭群集。
池中的莲花亭亭玉立,庭院里的小草缓缓摇曳。
在寂静中探索天地的奥秘,感受万物的变化。
世俗浅薄,违背了神明的法则,力量薄弱的人难以通向圣贤之道。
伟大的考亭翁,他的心灵回归自然,洞悉天地之秘。
他的话语如万里的光芒,一腔诚意贯穿天地万物。
登楼者啊,要珍惜这番教诲,直至夕阳西下。
深入扎根,再深入扎根,坚定的行动是无价之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图景,表达了诗人登临高处,对宇宙之心怀有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自然美景和哲理的赞美。

"岑楼跨层崖,灌木翳颓沼。旷哉宇宙心,况兹展遐眺。"开篇就描绘出一座跨越层层叠嶂的楼台,其周围长满了灌木和浓密的树叶,形成了一片幽深的水泽。诗人登上高楼,对着辽阔的宇宙心怀感慨,展望远方时,更感到心旷神怡。

"前哲日以远,川麓被文藻。芳甸馥荃蘅,江渚杂凫鸟。"随后,诗人提及古代圣贤,他们的智慧如同遥远的星辰,照亮了河山之间。而下方则是充满香气的稻田和江中飞翔着各式各样的水鸟。

"亭亭沼中莲,冉冉庭下草。扣寂参太极,抚化领众妙。"诗人眼前是一片宁静的荷塘,而庭院之内则是生长旺盛的草木。这里的“扣寂”和“抚化”,可能暗示着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状态,以及对宇宙至理的参悟。

"俗薄神理乖,力柔圣途杳。英英考亭翁,反心会天奥。"接下来的几句,则表现出诗人对于世间浅薄和偏离自然之道的批评。他提倡以柔和的力量去遵循圣贤之道,而“英英”一词形容的是那些有才华且能深入理解宇宙奥秘的人。

"万里粲良言,一诚贯元造。勖哉登楼人,毕景尽此道。"诗中也提到远方传来的美好言辞,以及一种纯洁的信念贯穿了最初的创造。最后,“勖哉”表达了一种赞叹之情,登上这座楼台的人仿佛已经领略了世间的一切美景和道理。

"深根复深根,笃行以为宝。"全诗以此句收尾,意味着对根基的不断加深,以及将坚持正直的行为视为珍宝。这也可解作诗人对于修身养性的重视与珍惜之情。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审美观,还透露出他对于宇宙、自然和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