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全文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明 · 程敏政
辞家已三日,夜泊苍山矶
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
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
万响凛不测,势恐孤篷飞。
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
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
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
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宿河上岭入夜风雨大作》描绘了诗人离家数日后,在苍山矶夜泊时遭遇风雨交加的情景。首句“辞家已三日”,表达了诗人离家时间之久,孤独与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接着,“遥看月仰瓦,星斗何依稀”写出了夜晚的暗淡,月光透过瓦片,星星显得稀疏,营造出一种寂寥的氛围。

“玄云忽四合,黯尔灯无辉”进一步渲染了风雨将至的紧张气氛,乌云密布,灯光昏暗,诗人感到不安。“孤眠觉有异,起坐披裳衣”描述了诗人因风雨声惊醒后的动作,显示出内心的动荡不安。

“长风挟雷电,雨若天瓢挥”生动地描绘了风雨的猛烈,如同天上的瓢泼而下,声音宏大,令人畏惧。“船头屡低昂,知是江波肥”通过船身的摇晃,反映出江水汹涌,诗人身处险境。

“移床避罅漏,客心转凄危”表达了诗人为了避雨,不得不调整床位,此时的心情更加忧虑和凄凉。“古云行路难,此语良不非”引用古人之言,强调旅途的艰辛,此刻的感受更加深刻。

最后两句“悄然百忧集,君父难两违”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他深感忧虑,因为无法同时满足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职责的坚守。“裁诗记所遭,胡宁不怀归”以诗为载体,记录下这段经历,表达了强烈的思归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面对风雨之夜的孤独、恐惧和思乡之情,以及对责任与亲情的挣扎,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