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
出处:《经史法戒诗》
清 · 张鹏翀
近小人,远君子,桓灵之衰只由此。
跋扈才诛任宦官,一时钩党尽摧残。
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
士气衰,国运否,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
跋扈才诛任宦官,一时钩党尽摧残。
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
士气衰,国运否,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
鉴赏
此诗《经史法戒诗(其九)》由清代诗人张鹏翀所作,通过历史典故,深刻揭示了君主与臣僚关系对国家兴衰的影响。诗中以“桓灵之衰”开篇,借东汉桓帝、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的历史教训,警示后世君主应亲近贤良、疏远奸佞,否则将导致国家衰败。
“跋扈才诛任宦官,一时钩党尽摧残。”这两句直指历史上的宦官专权现象,宦官凭借权势,诛杀异己,破坏政治稳定,导致党派倾轧,社会动荡。诗人以此为鉴,告诫君主不应任用跋扈之臣,以免造成政治危机。
“俊厨顾及空标榜,白马清流醉祸端。”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君主应如何识别和任用人才。诗人认为,仅仅依靠表面的标榜和清名并不能真正识别人才,真正的贤能之士往往能够洞察时局,避免陷入祸端。这里“俊厨”比喻有才能的人,“白马清流”则象征正直清廉的官员,而“醉祸端”则是讽刺那些因追求名声而误入歧途的行为。
最后,“士气衰,国运否,人才与国相终始,千古兴亡鉴青史。”这四句总结了全诗的核心思想,强调了人才对于国家兴衰的重要性。士气的衰落与国家命运的转折紧密相连,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诗人呼吁后世君主和统治者应当重视人才,以史为鉴,避免重蹈覆辙。
综上所述,《经史法戒诗(其九)》不仅是一首警世之作,更是对历史经验的深刻反思,提醒着后人在治理国家时应注重人才的选拔与任用,以确保国家的繁荣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