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出处:《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唐 · 张九龄
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
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
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
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华山的壮丽景象和帝王巡游的盛况。"万乘华山下,千岩云汉中",开篇即以宏大的画面展现华山之雄伟,万乘指的是众多的车马,华山下是帝王行进的地方,而千岩云汉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与云雾交织的壮观。
接着,"灵居虽窅密,睿览忽玄同"表达了诗人对于华山神秘住所的赞美,即便是在隐秘之处,也能感受到超凡脱俗的气息。"日月临高掌,神仙仰大风"则是将自然景观与神仙意境相结合,表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攒峰势岌岌,翊辇气雄雄"中,“攒峰”指的是山峰的聚集,而“翊辇”则是帝王车驾的随从,这两句强调了华山之巍峨和帝王巡幸时的威严。
"揆物知幽赞,铭勋表圣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帝王美德的颂扬。而最后,“会应陪玉检,来此告成功”则是在说诗人随侍帝王,用玉制成的符验来到华山,宣告这次巡幸的圆满成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帝王活动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与神圣不可侵犯的气息,是典型的唐代宫廷诗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