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全文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昔燕见沉香亭,今送老破茅屋
醉翁之耳虽白,坡仙之鬓已秃。

注释

昔:从前。
燕:燕子。
沉香亭:唐代名亭,与杨贵妃有关。
今:现在。
送老:度过晚年。
破茅屋:破旧的茅草屋。
醉翁:指欧阳修,号醉翁。
耳虽白:耳朵虽然已经变白。
坡仙: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坡仙。
鬓已秃:鬓发已经斑白。

翻译

从前燕子曾见过沉香亭的繁华
如今我却只能在破旧茅屋里度过晚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克庄所作,名为《送月蓬道人南游寄呈阳岩侍读直院侍郎六言三首(其一)》。从这短短的四句话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慨。

“昔燕见沉香亭”中的“昔”,意指过去,是一个回忆的开始。在古代,燕通常与欢乐、宴饮联系在一起,而沉香亭则是诗人曾经游历过的地方。这里隐含着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今送老破茅屋”表达了现实的凄凉。时间带走了青春,留下的只是一间破旧的茅草房。这两句诗构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显示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变迁的无奈感受。

“醉翁之耳虽白”中的“醉翁”,指的是李白,这里用他来象征诗人的朋友或同代人。而“坡仙”,则是指苏轼。这两位都是唐宋时期的著名诗人。通过提及他们,诗人实际上是在表达自己与时代巨匠们共同经历了时间的洗礼。

最后,“坡仙之鬓已秃”则更加深化了这种感慨。“鬓秃”,即头发稀疏,是老年的象征。这句诗强调了时光对人生的侵蚀,甚至连那些曾经辉煌的文学巨匠也不例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欢乐与今日颓败,以及引用古代伟大诗人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时代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