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槲叶林边路,鸟没芦花影里天
出处:《赠余公图画楼 其二》
元 · 胡天游
高人有眼看山川,不费从来买画钱。
万古丹青垂宇宙,百川楼观倚风烟。
人行槲叶林边路,鸟没芦花影里天。
我欲与公添一笔,寒滩蓑笠钓鱼船。
万古丹青垂宇宙,百川楼观倚风烟。
人行槲叶林边路,鸟没芦花影里天。
我欲与公添一笔,寒滩蓑笠钓鱼船。
注释
高人:指有才华或见识高超的人。山川:山水风景。
画钱:购买画作的费用。
丹青:代指绘画艺术。
垂宇宙:遍布天地间。
楼观:楼阁。
槲叶:一种落叶乔木的叶子。
林边路:树林边缘的道路。
芦花:芦苇的花。
影里天:在芦花的阴影中。
添一笔:增加或丰富画面。
寒滩:寒冷的河滩。
蓑笠:蓑衣和斗笠,渔夫的装备。
钓鱼船:垂钓的小船。
翻译
高明的人眼中饱览山水,无需花费金钱购买画卷。自古以来的绘画作品遍布天地,百川楼阁在风烟中屹立。
行人走在槲叶覆盖的林中小径,飞鸟消失在芦花荡漾的天际。
我想要为这幅画增添一笔,描绘寒滩上戴着蓑笠垂钓的小船。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名为《赠余公图画楼(其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练,充分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和个性。
开篇“高人有眼看山川,不费从来买画钱”表明诗人对待自然景物的态度,如同艺术家般地品味和领悟,感受到了超越画纸的境界。这里,“不费从来买画钱”则是说这种美景无需花费金钱即可获得,是一种精神上的满足。
接着“万古丹青垂宇宙,百川楼观倚风烟”,诗人将目光转向远方,感叹自然界的壮丽和悠久,以及画家对于这份美景的描绘。这里,“万古丹青”象征着历史长河中的永恒艺术,“百川楼观”则是指高耸的建筑物,人们在此欣赏风光,体验自然之美。
第三句“人行槲叶林边路,鸟没芦花影里天”,诗人的视角转向更为细腻的人事和自然景象。这里,“人行槲叶林边路”描绘出人们在树木茂密的道路上行走的情景,而“鸟没芦花影里天”则是指鸟儿隐藏于芦苇丛中,仿佛连天空也与之融为一体。
最后,“我欲与公添一笔,寒滩蓑笠钓鱼船”,诗人表达了想要和友人共同在画卷上增加一点描绘,点明了一种艺术共鸣。这里的“寒滩”、“蓑笠”、“钓鱼船”都是传统中国山水画中的常见元素,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之美的描写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深邃,以及他对于艺术创作的独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