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出处:《用王巩韵,送其侄震知蔡州》
宋 · 苏轼
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
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
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
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
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
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
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
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
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
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
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
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
注释
九门:指京城的城门。万马:形容众多的马匹。
清虚:形容清静的仙境。
汾阳家:指出自汾阳的显赫家族。
夕郎:古代官职名,此处指郎官。
月阁:月光照亮的阁楼。
玉牒:古代记录宗族世系的文献。
献纳:进献忠言或贡品。
岑与温:可能指代历史上有才华的文人岑文本和温庭筠。
翻译
九门如同天门洞开,万匹马儿朝堂集结。挥鞭穿过红尘喧嚣,相见却无言可说。
夜晚走过清静的仙境,敲门声惊飞了喜鹊。
你家源自汾阳贵胄,车马如雷在长巷疾驰。
如今的郎官不再闲暇,手持戟戈守护自己的领地。
相遇之时,我们在月光下开启华美的阁楼,金黄色的屋檐下,灯火低垂。
直到梦中,还能听见你举杯共饮的声音。
阿戎精心编纂玉牒,不畏繁重的笔墨劳顿。
你归来后,助我进献忠言,座位紧接岑、温之后。
我在你们之间做客,不再寻找子孙们的踪迹。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作品,通过对比和想象表达了对亲人或故人的深情思念。开篇“九门插天开”、“万马先朝屯”,营造了一种宏大而庄严的氛围,透露出诗人对重大事件或重大时刻的关注。而“举鞭红尘中,相见不得言”的句子,则描绘出一种急迫和无语的情景,可能是因为时间紧迫或情感深重,以至于无法倾诉。
接着,“夜走清虚宿,扣门惊鹊翻”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匆忙离去时的仓促与不安。"君家汾阳家,永巷车雷奔"中的“君家”,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故乡或亲朋好友之家,而“永巷车雷奔”则形象地描绘了车马喧嚣、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
在“夕郎方不夕,列戟以自藩”的句子中,“夕郎”可能是指诗人的亲友,而“列戟以自藩”则表达了一种自我防护的心态。紧接着,“相逢开月阁,画檐低金盆”让人联想到一种宴会或聚会的场景,其中“开月阁”、“画檐低金盆”都是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描绘。
诗中最后一段“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阿戎修玉牒,未惮笔削烦。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我客二子间,不复寻诸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亲朋好友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其中“至今梦中语”、“犹举灯前樽”说明了诗人的记忆依旧鲜活,而“君归助献纳,坐继岑与温”则可能是在描述某种欢聚的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和过去美好时光的对比,以及对亲情和友情深切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