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屋有山云气冷,傍檐多竹鸟声清
出处:《宿刘仲悦山斋》
宋 · 周端臣
攲枕萧斋酒易醒,夜来愁杀庾兰成。
一窗明月人无寐,满地落花春薄情。
隔屋有山云气冷,傍檐多竹鸟声清。
如君得此闲居趣,未羡人间利禄荣。
一窗明月人无寐,满地落花春薄情。
隔屋有山云气冷,傍檐多竹鸟声清。
如君得此闲居趣,未羡人间利禄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攲枕:倚着枕头。萧斋:静寂的书斋。
庾兰成:南朝诗人,这里借指忧郁的文人。
人无寐:无法入睡。
春薄情:春天似乎对落花冷漠无情。
隔屋有山云气冷:远处山上的云雾带着寒意。
傍檐多竹鸟声清:屋檐下的竹林鸟鸣声清亮。
闲居趣:闲适的生活情趣。
利禄荣:世俗的功名利禄。
翻译
倚着枕头在静室中饮酒容易醒来,夜晚的忧愁困扰着庾兰成。明亮的月光下,人无法入睡,满地的落花仿佛春天也显得无情。
隔壁的山间云雾寒冷,屋檐下的竹林鸟鸣清脆。
如果能像你这样享受这种闲适的生活乐趣,我并不羡慕尘世间的功名利禄。
鉴赏
这首宋诗《宿刘仲悦山斋》是周端臣所作,描绘了作者在友人家中山斋过夜的情景。首句“攲枕萧斋酒易醒”,诗人斜倚枕头,身处简静的书斋,一杯酒下肚却容易清醒,暗示了内心的不宁静。次句“夜来愁杀庾兰成”,借用了东晋文人庾信的典故,表达了自己的愁绪深重。
接下来,“一窗明月人无寐”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进窗户,诗人难以入眠,反映出他内心的烦扰。而“满地落花春薄情”则通过春花凋零,暗示了春天的无情和时光的流逝,进一步加重了诗人的感伤。
“隔屋有山云气冷,傍檐多竹鸟声清”两句,通过山间云气的冷意和竹林鸟鸣的清脆,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最后,“如君得此闲居趣,未羡人间利禄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能够享受这种远离尘世纷扰的闲适生活的羡慕,同时也流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斋之夜的景象,寓情于景,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