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
出处:《诗 其四十六》
唐 · 拾得
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
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
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
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
注释
平生:一生。何所忧:有什么可忧虑的。
此世:这个世界,这辈子。
随缘过:随着缘分自然地度过。
日月:太阳和月亮,代表时间。
如逝波:像流动的水波一样消逝。
光阴:时间,光阴。
石中火:石头撞击产生的火花,比喻时间短暂。
任他:任凭,不管。
天地移:天地变化,比喻巨大的变迁。
我畅:我感到畅快,自在。
岩中坐:坐在岩石上,比喻心境安定不为外界所动。
翻译
一生有什么可忧虑,世间一切随缘而过。日月如同流逝的水波,光阴好似石头中的火花一闪即逝。
任凭天地如何变迁,我自在岩石上悠然静坐。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超然态度和豁达心境。"平生何所忧,此世随缘过"两句,显示出诗人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烦恼时的坦然与放任,没有过多的挂念,只是顺其自然地过日子。
"日月如逝波,光阴石中火"则形象地描绘了时间流逝和自然界的变化。日月的运行犹如河水般不断前行,而光阴(指阳光和阴影)在岩石上产生的效果,就像石头中烧着的火焰,既映射出诗人对时间无常的感慨,也反映了他内心深处的一种宁静与热烈。
最后两句"任他天地移,我畅岩中坐"更是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飞翔的心境。无论外界如何变迁,诗人都能够保持一颗平常心,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找到安宁之所。这也体现了古代士人对于道法自然的追求,他们往往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精神的寄托。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诗人的高蹈情怀和出尘脱俗的人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