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奉母礼鬉缨,犹记塔铃语丁宁
转桥冲跃玉龙横,九天派落千雷霆。
阴崖陡起万佛撑,树不识春何代青。
下漏日色变幽荧,彻晶喷雪寒目睛。
径深憩亭俯澄泓,上方潜洄下震惊。
偶与石斗波澜成,本来渊默非不平。
突兀高殿矗苍冥,崇阶百级排丹棂。
本末十围仰列楹,佛力一发邱山轻。
去年奉母礼鬉缨,犹记塔铃语丁宁。
今偕谢屐乘新晴,駴叹奇绝昔未经。
山雨一夜愁泞淋,翻然倍百张诗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雨过后,诗人与友人一同前往云林寺的所见所感,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寺庙的庄严。
首句“上山瀑流碍舆行”,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登山途中瀑布阻路的情景,既表现了自然的雄伟,也预示了旅程的艰难。接着“寺门未入风涛声”一句,巧妙地将风声、涛声与寺门未及进入的景象结合,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
“转桥冲跃玉龙横,九天派落千雷霆”两句,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水流在曲折的桥梁上跳跃,仿佛玉龙横空出世,以及从高处倾泻而下的水声如雷鸣一般震撼人心。这种对自然力量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阴崖陡起万佛撑,树不识春何代青”两句,将视线转向山崖与树木,通过“万佛撑”这一富有宗教色彩的意象,以及对树木四季常青的描述,展现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和谐之美。
“下漏日色变幽荧,彻晶喷雪寒目睛”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光线的变化,以及瀑布喷涌时的寒冷与壮观,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自然界的冷暖变换与生命的力量。
“径深憩亭俯澄泓,上方潜洄下震惊”两句,通过描写深入山径后的亭子与清澈的水面,以及上方水波的回旋与下方的震撼,展现了自然景观的静谧与动态之美。
“偶与石斗波澜成,本来渊默非不平”一句,以石头与波浪的互动,象征着自然界中的冲突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意义的思考。
“突兀高殿矗苍冥,崇阶百级排丹棂”描绘了寺庙的宏伟与庄严,通过“高殿”、“苍冥”、“百级”等词语,展现了建筑的雄伟与历史的厚重。
“本末十围仰列楹,佛力一发邱山轻”则通过夸张的手法,强调了佛力的超凡脱俗,使得原本沉重的山丘变得轻盈,体现了宗教信仰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最后,“去年奉母礼鬉缨,犹记塔铃语丁宁。今偕谢屐乘新晴,駴叹奇绝昔未经”四句,回顾了去年与母亲一同参拜的经历,以及这次与友人同行的新体验,表达了对自然美景与宗教文化的深深感慨与赞叹。
“山雨一夜愁泞淋,翻然倍百张诗情”则以山雨后的景象作为结尾,不仅呼应了开头的登山之难,也暗示了诗人情感的升华,使得这次旅行成为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发了更多的创作灵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宗教文化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活美好瞬间的珍视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