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鍊辞鍊意惟鍊真,一真所存极千变全文

鍊辞鍊意惟鍊真,一真所存极千变

清 · 张金镛
少年作诗花作骨,辞尚葩华韵清越。
最宜雪蕊艳春风,亦似冰箸击寒月。
中年作诗先读书,书味日积成膏腴。
贞柯内荣郁茂实,秀颖外竖蕃蕤敷。
诗人之心亦如面,弗论同异要归鍊。
鍊辞鍊意惟鍊真,一真所存极千变
不然摇笔万语来,长波一泻何能回。
腾驹纵使骋捷足,逸馵毕竟非良材。
亦有愁思戛孤唱,想入幽微转生障。
或恐尖纤类女郎,还虞刿鉥疲心匠。
笑我学诗三十春,书无半豹言不根。
康庄未敢越涂辙,细路正苦迷梁津。
虚者难传实求是,我言诗法非诗旨。
自有端倪不可寻,遥遥山水琴弦指。

鉴赏

这首清代张金镛的诗《答七弟问作诗之旨》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诗歌创作的真谛。首句“少年作诗花作骨”,形象地描绘了年轻时诗歌创作的灵动与鲜活,如同花朵般娇嫩且富有生机。接着,“辞尚葩华韵清越”赞美了早期作品的华丽辞藻和清新韵律。

进入中年后,诗人认为作诗需“先读书”,强调积累知识对诗艺的重要性,比喻为“书味日积成膏腴”。诗的结构丰富,既有内实的“贞柯内荣郁茂实”,又有外显的“秀颖外竖蕃蕤敷”,象征着深沉内敛与外在表现的和谐统一。

诗人进一步指出,作诗的关键在于提炼真意,“鍊辞鍊意惟鍊真”,即通过锤炼语言和思想达到真实的情感表达,尽管变化万千,但源于真实。他批评那些空洞无物的创作,比喻为“摇笔万语来,长波一泻何能回”,暗示缺乏深度的作品难以持久。

对于愁思和情感的处理,诗人认为应避免过于尖锐或女性化的倾向,而应深入内心,引发共鸣,但又要防止过度雕琢,以免耗尽创作者的心力。最后,诗人自谦地提到自己虽学习诗歌多年,但仍深知“虚者难传实求是”,强调诗歌创作应追求真实,而非形式主义。

整首诗以问答的形式,寓教于乐,既展示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独特见解,也提供了作诗的启示,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诗歌创作中找到真实与技巧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