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出处:《题官舍》
唐 · 许浑
燕雁水乡飞,京华信自稀。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
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箪瓢贫守道,书剑病忘机。
叠鼓吏初散,繁钟鸟独归。
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燕雁:指燕子和大雁,常用来象征季节变换或旅人。水乡:多水的地方,常指江南地区。
京华:京城,这里特指当时的都城。
信自稀:书信自然很少。
箪瓢:箪是盛饭的竹器,瓢是舀水的器具,这里形容生活的极度贫困。
贫守道:虽贫穷但仍坚持道德原则或修行之路。
书剑:书指学问,剑代表武艺或壮志,合起来形容文武双全。
病忘机:生病中忘却世俗的机心或争斗。
叠鼓:连续的鼓声,可能指官府下班时的信号。
吏:官员或小吏。
散:散去,下班。
繁钟:寺庙晚钟,声音繁复悠长。
高梧:高大的梧桐树。
疏柳:稀疏的柳树。
风雨:自然界的风和雨,也可寓意为人生的坎坷。
郊扉:郊外的门户,这里比喻自然、宁静的环境。
翻译
燕子和大雁在水乡飞翔,来自京城的书信越发稀少。生活贫寒仍坚守正道,抱病在身不问世事纷扰。
衙门的鼓声刚停下来,众多的鸟儿却只随着晚钟独自回巢。
高大的梧桐与稀疏的柳树,在风雨中如同郊外的门扉一般摇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寂与淡泊的生活情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燕雁水乡飞"一句,以燕子和雁鸟的飞翔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而"京华信自稀"则透露出对尘世名利的淡漠,表明诗人已不再追求那些繁华但虚幻的事物。
"箪瓢贫守道"一句中的"箪瓢"是古代农家用具,比喻简单朴素的生活,而"书剑病忘机"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功名利禄的淡忘,甚至连曾经珍视的书籍与武器也因为疾病而无暇顾及。
接下来的"叠鼓吏初散"写出了晨曦微露时分,官府中的鼓声渐渐散去,这是对日常生活节奏的一个描绘。"繁钟鸟独归"则通过繁钟(可能指庙宇或宫殿中的大钟)和归巢的鸟儿来表达一种寂静与孤独的情感。
最后两句"高梧与疏柳,风雨似郊扉"中,"高梧"可能是形容树木的高大,而"疏柳"则是稀疏的柳树。"风雨似郊扉"则把自然界的风雨比作偏僻之地的大门,这里寓意着诗人对远离尘嚣的向往。
总体而言,许浑在这首诗中通过对静谧生活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