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知家国疑无赖,能外身名傥有存
强知家国疑无赖,能外身名傥有存。
蹇习逡巡聊半数,冬郎惨戚为深恩。
愁闻消息如云幻,苍狗难期变灭痕。
鉴赏
这首诗《惯听》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惯听熹微鸟语喧”,开篇即以清晨鸟鸣的景象入题,暗示着诗人对自然界的敏锐感知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鸟语喧闹,却在“熹微”(黎明前的微光)中显得格外生动,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预示着诗人内心的觉醒与思考。
“百年心事几凉温”,紧承上句,将个人情感与时间的跨度相连,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历程中喜怒哀乐的深刻体验。这里的“凉温”不仅指天气的变化,更暗含了人生境遇的冷暖交替,反映出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深切感悟。
“强知家国疑无赖,能外身名傥有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从个人情感延伸至家国情怀。诗人试图理解并接受家国的命运,但又对身名(个人名誉)的存在持怀疑态度,表现出一种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思考。这里既有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也有对个人价值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
“蹇习逡巡聊半数,冬郎惨戚为深恩”,这两句运用了典故,通过“蹇习”(艰难的习惯)和“冬郎”(冬天的郎君,常用来形容处境艰难的人)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面对困境时的无奈与坚持。诗人以“聊半数”(姑且算一半)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同时,通过“深恩”(深厚的情谊)表达对帮助过自己的人的感激之情,展现了人性的温暖与坚韧。
最后一句“愁闻消息如云幻,苍狗难期变灭痕”,以“云幻”(云彩变幻莫测)和“苍狗”(比喻事物变化无常)为喻,表达了对世事无常、消息瞬息万变的感慨。诗人担心听到的消息如同云彩般虚幻,难以预测其最终的结局,这反映了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个人情感、家国命运以及世事无常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寻求内心平静与理解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