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出处:《石松子》
宋 · 袁甫
壳坚于石,色白于雪。
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
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
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
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遍广博,吾欲令此仁取之不竭。
家家具足,可采可撷。
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
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
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涸。
仁在其中,香味清绝。
况之松子,格韵度越。
庭前柏树,视此亦劣。
松柏著土,其子乃结。
此仁无根,更何所著。
松柏有种,有枯有活。
此仁无种,生生不灭。
天不能灾,人不能伐。
吾欲令此仁普遍广博,吾欲令此仁取之不竭。
家家具足,可采可撷。
人人圆成,可咀可嚼。
初无奥旨,亦无秘诀。
不假思量,何劳论说。
个中浑全,了无分别。
仰见高山兮,石洞之穴。
俯此清泉兮,万古不涸。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宋诗《石松子》是袁甫所作,以石松子为题材,通过描绘其坚硬洁白的外壳、内在的仁实以及清香,象征着深厚的仁德。诗人将石松子与庭前的柏树相比,强调其超越常物的品格和生命力。松子无须扎根土壤也能繁衍,寓意仁德无需依赖外在条件,生生不息。诗人期望这种仁德能普照世间,取之不尽,使人们生活富足,心灵圆满。最后,诗人借高山石洞和清澈泉水,表达对永恒和不竭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理学崇尚自然、追求内在修养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