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明瓶柳垂甘露,又度人间小善才
出处:《题惠远禅师小照》
清 · 金朝觐
无碍庄严法界开,诸天欢喜见如来。
分明瓶柳垂甘露,又度人间小善才。
分明瓶柳垂甘露,又度人间小善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禅师惠远的形象与精神境界,充满了禅宗的哲学意味和佛教的慈悲情怀。
首句“无碍庄严法界开”,以“无碍”二字开篇,暗示了禅师内心世界的广阔与自由,仿佛法界的大门在心灵的引导下缓缓开启,展现出一种超越世俗的宁静与和谐。这里的“法界”不仅指佛教中的宇宙观,更象征着禅师内心的宇宙,即通过修行达到的心灵境界。
次句“诸天欢喜见如来”,运用了佛教中常见的“诸天”意象,表示禅师的出现给周围的世界带来了喜悦与祥和,如同佛祖降世一般,使众生感到欢欣鼓舞。这里的“如来”既可理解为佛祖,也可泛指觉悟者或具有高深智慧的人,强调了禅师对众生的正面影响。
第三句“分明瓶柳垂甘露”,通过“瓶柳”这一形象,巧妙地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佛教的教义相结合。瓶柳在这里象征着禅师的慈悲与智慧之光,如同甘露般滋润着众生的心田,传递着佛法的清凉与甘甜。这句诗不仅描绘了禅师形象的庄严与慈祥,也体现了佛法的普渡众生、净化人心的力量。
最后一句“又度人间小善才”,以“度”字为核心,表达了禅师不仅自身达到了觉悟的境界,还能够引领和帮助他人,如同教导小善才一样,使他们在佛法的道路上不断进步。这里的小善才是比喻性的,代表那些寻求智慧与解脱的众生,强调了禅师在传播佛法、引导众生方面的伟大贡献。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禅师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佛教中慈悲、智慧与普渡的精神,以及禅师在修行与教化过程中的崇高境界。通过自然景象的比喻,诗人巧妙地传达了佛法的深邃内涵,给人以心灵的启迪与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