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时出云,沛雨瀰西东
出处:《阳峰》
明 · 湛若水
吾爱阳峰子,因之询阳峰。
阳峰何面目,无乃阳峰同。
壁立几万仞,路盘几百重。
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
匪但爱秀色,阳德当正中。
中山时出云,沛雨瀰西东。
风云一相遇,变化不可穷。
神速在呼吸,调变希神功。
阳峰何面目,无乃阳峰同。
壁立几万仞,路盘几百重。
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
匪但爱秀色,阳德当正中。
中山时出云,沛雨瀰西东。
风云一相遇,变化不可穷。
神速在呼吸,调变希神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所作的《阳峰》,诗人以阳峰子为引,表达了对阳峰山的深深赞美。诗中通过描绘阳峰山的峻峭雄姿,如“壁立几万仞,路盘几百重”,展现了其高大险峻的特点,犹如“秀色入天青,峭削金芙蓉”。诗人不仅欣赏其自然之美,更强调阳峰山象征的阳刚之气和中正之道,“阳德当正中”表达出对山峰品德的赞美。
接着,诗人借中山出云、沛雨弥漫的景象,比喻风云际会的宏大气象,认为阳峰山与自然之力的交融变化无穷,如同“风云一相遇,变化不可穷”。最后,诗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力量,认为其变化之速,难以言喻,仿佛“神速在呼吸,调变希神功”。
整体来看,湛若水的这首《阳峰》以山水寓意,寓言哲理,既是对阳峰山的生动描绘,也是对人生态度和道德品质的寄托。